课件编号13178562

(2022秋季新教材)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1.7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4744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计数,十进制,产生,数学,上册,2022
  • cover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7课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教材P16~18。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及十进制计数法,初步感知亿以上的数和对应的计数单位,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2.经历构建数位顺序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掌握含有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是阿拉伯数字,你知道它们是谁发明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数的产生过程。 (1)原始记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那时的计数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道、结绳记数) 课件出示教材P16图片。 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记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结绳记数也是如此。 师:后来,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越来越多,相应的记数时,摆的石子或刻的道数就会越来越多,很不方便。怎么办? (2)符号记数。 师:伴随着语言文字的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3)介绍阿拉伯数字。 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后来,“阿拉伯数字”产生并成为一种通用的数字。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7“你知道吗?”,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的发展。 2.认识自然数。 自学教材P17关于自然数的知识。 师:你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些知识? 【学情预设】预设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预设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预设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 十进制计数法。 (1)感知亿以上的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要遇到比亿大的数。 课件出示教材P18图片。 师:你认识这些数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用计数器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师:我们一起来用计数器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珠,让学生数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师小结:个(一)、十、百、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数位顺序表上填出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共同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有之前学习亿以内数的数位及亿以内数计数单位的知识基础,再加上用计数器数数的体验,对于亿级的数位及对应的计数单位都能独立完成。 (4)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情预设】预设1:满10向前一位进1。 预设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板书并完善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练习三”第1题。 2.教材“练习三”第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对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表示物体个数的数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