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80199

3.4 平面镜-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上物理 学案(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4746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平面镜,-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 课时3.4 平面镜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步骤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实验常考点 实验在 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便于找蜡烛的像; 实验中选择 较薄 的玻璃板;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 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 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 利用一支与物体(蜡烛)相同的蜡烛确定其成像的位置和大小,这是 等效替代 法; 多做几次实验是为了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虚像:能被人看见,但又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作虚像。 平面镜应用及危害 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危害:如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 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所成的像 如:过A点向平面镜作垂线AO1,并等距离延长到A′点,则A′点即A点的像。同理作出B点的像B′点。用虚线连接A′、B′即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考点一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  ) A.靠近镜面 B.远离镜面 C.越来越大 D.越来越小 【解答】解:AB、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也将远离镜面,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CD错误。 故选:B。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所成的像将变小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③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解答】解:A、B为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我们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B,是因为A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虚像B本身不会发光,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物像等大,因此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由于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只将玻璃板上移,而蜡烛不变,则蜡烛的像的位置也不变,故C错误; D、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低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丙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如下图,故D正确。 故选:D。 3.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1.2m,像的大小不变 B.2.4m,像的大小不变 C.1.2m,像变小 D.2.4m,像变小 【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1m×2=2m; 由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可得,他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0.1m/s×2s=0.2m,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