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20678

5.1. 走近数据分析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必修1

日期:2024-06-0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726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5.1.,走近,数据分析,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
  • cover
《走近数据分析》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科版) 第五章第一节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高中学生 作者:xxx 前段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在思维学习的“黄金时代”,对知识有强烈的兴趣,好奇心强烈,知识接受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观察学习能力强; -在第一章已经初步认识的数据与信息,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体验过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优势。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是处在他们的能力接受范围内。 教材分析 -这一版教材为教科版,在内容编写上,划分的章节很细,某一节的知识点设置的很精炼,逻辑清晰,不繁琐不复杂,难度适中,容易被学生接受。 -第五章第一节—走近数据分析是通过学生身边事为项目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分析数据及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分析报告和策略,解决和优化事件,这些学习过程由学生熟悉的事件出发,容易被学生接受。 学习目标分析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据分析;掌握对比分析与平均分析的一般分析过程;理解大数据的含义;掌握数据可视化表达;了解撰写数据分析报告;掌握大数据的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项目式教学、部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运用启发法、讨论法、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法等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及数据可视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大数据,体会到大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做一名合格的信息时代新公民。 四维核心素养 -能够敏锐感觉到数据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对信息做出准确判断,对信息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信息意识) -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判断分析与综合整理各种信息资源;掌握数字化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对于信息技术创新产生的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准确理性的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能够遵守法律法规。(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掌握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分析及应用 教学难点 -大数据分析的实践应用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模式 -项目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启发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合作学习 教学媒体设计 -移动通讯工具(手机、pad等) -网络教学平台 -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媒体 使用 设计意图 时长 环节1 课前自主探究 布置课前自主探究任务: ①利用课余时间,亲自体验早7点、早8点和下午5点、下午6点公交车的人流情况; ②记录27路和49路公交车在这四个时间点的客流量。 思考:从收集到的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亲自体验四个时间点的人流情况,并且记录该时的客流量,进行分析。 移动通讯工具、记录数据辅助工具 通过身边事的真实例子,学生感受数据的存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为课堂学习打基础。 学生自定 环节2 课上分组 假定班级40人,将学生分组,四人一组,分组方法: 按一条龙顺序,报数1-10,数1的为一组,数2的为一组,以此类推,分出10组。 学生按顺序报数,分成10组,每组四人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合作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产生新火花 5min 环节3 问题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