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青》教案 1、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杨柳青》 2、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通过欣赏对比不同地区的民歌,分析总结民歌的四个特点。 4、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四、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播放课前音乐古筝版《杨柳青》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欢迎大家来到们魅力民歌的课堂,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来认识一位我们中国的女高音歌唱家?(出示图片) 教师介绍宋祖英 2、播放宋祖英演唱视频湖北民歌《龙船调》,提问:这首歌曲在唱法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歌曲是用湖北的方言演唱的...... (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再次感受湖北地道的方言唱法) 总结:传统民歌的特点之一:方言演唱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也是一首由地道的方言演唱的歌曲,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揭题 2、新课教授 1)感受聆听,情绪是怎样的?歌词有什么特点? (播放歌曲杨柳青) 生:欢快活泼、诙谐,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歌词中出现了很多衬词(学生说不出,则由老师问:歌中有许多歌词是在括号里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引导:烘托气氛、使乐曲变得欢快活泼、更加表现出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师: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 生: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师:说得真好。《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总结:传统民歌的特点之二:衬词烘托 3、分段学习歌曲 师:按照有意义的歌词和没有实际意义的衬词,我们可以把歌曲分为两个部分。 1)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歌谱(让学生聆听有哪些字的唱法跟我们平常演唱特别不一样的) 生:晨cen 水sui 哬huo 麦me 师指导正确演唱发音:扬州方言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没有"ZH、CH、SH",都变成"Z、C、S"了。我们一起学一学?(教学生学用扬州方言演唱) 学生练习 分句演唱,难点易唱错处先唱歌谱再加歌词(一字多音) 第一段跟钢琴完整演唱(慢) 师:应该用怎样的声音? 情景描述:露水在麦苗上抖动的情景 学生体会后演唱 2)学习第二部分 (播放录音)问:出现了哪个重复出现的节奏型? 生:2/4X X X 0|| 加入音符do唱一唱,师生接龙唱歌谱,角色互换 加入拍手打拍———p 弱的力度 生跟钢琴完整演唱歌谱,遇到问题停下解决 找到传统民歌特点之三:民族五声调式 do re mi sol la 加入歌词演唱,纠正方言发音:石se 哥哥guoguo 加入歌词完整演唱第二段(欢快活泼) 教师评价 3)完整聆听第一段歌词,开口默唱 跟伴奏演唱第一段歌词(在重复的节奏型处加入拍手) 最后一句旋律教唱:用手画旋律线,体会杨柳叶子飘落的情景,一字 多音处先唱谱再加词(板书旋律带学生画旋律线) 出示第二段歌词,学生自学 难点处拎出来单练 完整聆听轻声跟唱 4、加入声势动作 2/4X X X X ︱ X X|| 左 右 左 右 左 拍 配合范唱加入声势动作练习一遍 跟伴奏完整演唱加入声势动作(师带领示范) 教师评价 欣赏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视频体会陕北民歌风格特点 江南地形与陕北地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民歌风格与地域密不可分 与学生交流探讨总结:传统民歌特点之四———地域性强 六、拓展延伸 播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