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42741

【核心素养目标】2.4 有理数的加法 教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9225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目标,有理数,加法,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4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课题 2.4 有理数的加法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话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本质,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本节课要求学生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核心素养分析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能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学生通过动手、发现、分类、比较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重点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什么叫做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如果两个数所对应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同,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什么叫做数轴?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动物王国举办奥运会,蚂蚁当火炬手,它第一次从数轴上的原点向正方向跑一个单位,接着向负方向跑一个单位,蚂蚁经过两次运动后在哪里?你能列出算式吗?1+(-1)=0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进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讲授新课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 1 分,答错一题扣 1 分,不回答得 0 分.如果我们用1个表示 + 1,用1个表示 - 1,那么 就表示___0___.同样 也表示____0__.观察上面算式中各个加数的特征及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1)计算 ( - 2 ) + ( - 3 ).因此,( - 2 ) + ( - 3 ) =-5.观察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2)计算 ( - 3 ) + 2.因此,( - 3 ) + 2 = -1.你能用类似的方法计算 3 + ( - 2 )吗?3 + ( - 2 )=1议一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 0 相加,和是多少?( - 2 ) + ( - 3 ) =-5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1+(-1)=0有理数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 3 ) + 2 =-1 3 + ( - 2 ) =1有理数加法法则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 计算下列各题:(1)180 + ( - 10 ); (2)( - 10 ) + ( - 1 );(3)5 + ( - 5 ); (4)0 + ( - 2 ) .解:(1)180 + ( - 10 ) (异号两数相加) = + ( 180 - 10 ) (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 = 170; 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 -10 ) + ( -1 ) (同号两数相加) = - ( 10 + 1 )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 11;(3)5 + ( - 5 ) = 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4)0 + ( - 2 ) = - 2.(一个数同 0 相加)计算:(1)( - 8 ) + ( - 9 ),( - 9 ) + ( - 8 );(2)4 + ( - 7 ),( - 7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