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蜡染与扎染》教学设计 课题 蜡染与扎染 单元 第二单元第4课 学科 美术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教材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我国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中的防与染的技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作出具有情趣浓郁、充满蜡染和扎染艺术特色的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悦目动情的情感,从而升华为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作为在第二单元的活动之一,展现了这种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 学习目标 1、艺术表现:通过对精美蜡染和扎染图片的欣赏,了解其种类和特征及其制作方法。2、创意实践:试着制作扎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审美感知:欣赏扎染艺术的作品过程中,体会扎染的独特美感。4、文化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 了解扎染与蜡染的制作工艺 难点 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同学们,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然后思考下这些图片是由什么工艺制作而成?课件出示图片对的,这些图片是由扎染,还有蜡染制作而成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师板书:蜡染与扎染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扎染快速进入课堂氛 通过图片导入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导学生进入正课学习 讲授新课 蜡染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额”,与绞额、夹结一起被称为手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之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米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私“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的“冰纹。蜡染的分类1、 一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2、 一类是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3、一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贵州蜡染一般都是蓝白两色。制作彩色蜡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在白布上画出彩色图案,然后把它“蜡封”起来,浸染后便现出彩色图案;另一种方法是按一般蜡染的方法漂净晾干以后,再在白色的地方填上色彩。扎染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扎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风盛唐代。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撷"和"鱼子缬"图案。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传统扎染主要采用丝、麻、棉等天然纺织材料,通过捆、结、叠、折、缝、夹等扎法,经单色统染或多色套染后,形成色彩过渡自然、渐变及偶然性等特殊效果,给人以质朴、自然、独特的美感蜡染和扎染区别同学们,你们知道蜡染和扎染有什么区别吗课件展示答案一、方式不同1、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进行染色。2、扎染:扎染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二、特点不同1、蜡染: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2、扎染: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