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5230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214119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检测,解析,塑造,形态,地表,第四章
  • cover
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 B.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2.读“台湾岛形成过程示意图”,影响台湾岛成陆的主要因素是(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海水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3.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4.造成青岛海滨“石老人”景观的主要作用力是(  )。 A.风化和风力侵蚀 B.风化和波浪侵蚀 C.风力搬运和沉积 D.流水搬运和沉积 暑假期间,重庆大学的学生到西藏、云南旅游。据此完成第5~6题。 5.到丽江玉龙雪山时看到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的山顶(角峰),形成这一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板块碰撞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断裂上升 6.到虎跳峡时,导游介绍的金沙江峡谷成因中,正确的是(  )。 A.地壳断裂,冰川侵蚀 B.地壳断裂,流水下切 C.地壳张裂形成谷地 D.地块断裂陷落,形成谷地 7.下图为一位旅行者拍摄的某地自然景观图。图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8.下列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甲处是背斜 B.只有乙处是向斜 C.乙处适宜开凿隧道 D.丙处岩层顶部受挤压,易形成断层 9.下图是“某地区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示意图”,表示演变过程的四个阶段,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0.下面四幅图所示山体主要为断层作用形成的是(  )。 11.读“某地岩层剖面图”,图乙所示为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化石,下列关于图甲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貌属向斜山 B.该地貌是先出现火山活动,后发生沉积形成 C.该地貌的岩层完全是在干旱环境下沉积形成 D.Q岩层的形成时间比石灰岩晚 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0多人被困井下,结合下面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第12~14题。 12.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王家岭煤矿最有可能位于图中(  )。 A.a B.b C.c D.d 14.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块相对位移 D.岩石受力过大 15.读“山区道路与房屋建设示意图”,道路与房屋建设符合规划施工原则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台湾某学校组织野外地质考察,结合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完成第16~18题。 16.当地主要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7.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A.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B.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18.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合理的解释是(  )。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