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62806

初级中学初中音乐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9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级中学,初中,音乐,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 cover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我国的戏曲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戏曲音乐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介绍京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 ,并让学生学唱其中的唱腔选段,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掌握各个剧中的唱腔特征及有关知识; (二)培养学生对学唱戏曲的兴趣(即参与度)。 【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放一段开场音乐,让学生在浓浓的戏曲氛围中进入教室。 导入新课 说到戏曲,同学们肯定马上联想到色彩缤纷的脸谱,引出戏曲。 新课 1.中国戏曲的含义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其他表演形式,属于综合艺术。 2.戏曲的特征 综合性 虚拟性 程式性(三个特征分别举例分析) 介绍地方戏曲 1.京剧(北京) a.重要的戏曲剧中之一、流行于全国。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昆腔秦腔的曲调,即表演手法并吸收了一些明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和发展而成京剧。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有:梅兰芳、程砚秋等。 b.京剧的行当 生(男性人物):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女性人物):青衣、花旦、老旦等; 净(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花脸、铜锤等; 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如打头出场者; 丑(反派或诙谐、滑稽人物):文丑、武丑、彩旦等; C.欣赏京剧片段《三岔口》 提问:两位演员属于哪两大行当? d.教师范唱 《苏三起解》(青衣) 总结演唱特点:端庄、委婉、亮而不燥; 黄梅戏(安徽)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歌,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后,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发展形成了这个剧种。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等,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学生表演《树上鸟儿成双对》 总结演唱特点: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花鼓戏(湖南) a.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著名演员有廖春山、王佑生、张树生等,著名剧目《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 总结演唱特点:活泼、轻快、粗犷、爽朗,适用于歌舞戏,表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注重不断吸收传统的表演技巧. b.欣赏视频片段《刘海砍樵》 总结演唱特点:活泼、轻快、粗犷、爽朗,适用于歌舞戏,表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注重不断吸收传统的表演技巧. 4.粤剧(广东) a.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著名演员有:罗家树、谭 建等, 著名剧目有《帝女花》、《关汉卿》《柳毅传书》、《宝莲灯》等。 b.学生表演唱 总结演唱特点:男的唱得比较平稳 、低沉,女的唱得非常细腻而又圆润。 (五)讨论及拓展 在同学们所了解的歌曲当中,有那些流行歌曲中融合了传统戏曲呢? 学生回答,教师举例:周杰伦《发如雪》、信乐团《北京一夜》、李谷一《故乡是北京》 小结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中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戏曲早已走入我们的生活,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正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了解和继承我们的民族艺术,使我国的戏曲艺术久盛不衰。 (七)课后作业 1.为什么我国的戏曲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2.请同学们回家学唱一段戏曲片段并欣赏一部名家戏曲作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