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歌曲《七子之歌》 1、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澳门》是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所作的《七子之歌》之一。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著名作曲家李海鹰谱曲,澳门女孩容韵琳演唱,风靡神州。歌曲以孩子希望回到母亲怀抱作比喻,深情讴歌了澳门人民期盼回归祖国的赤子之心。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均以此歌为主题曲。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澳门及《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 2、能唱好歌曲中的弱起节奏,能唱满歌曲中的四拍长音、唱准大跳音程、切分和小附点节奏。 3、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饱含深情地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表达歌曲所体现的澳门人民期盼回到祖国的赤子之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听结合、模唱、击拍等方法,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期盼祖国统一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创造力及团队合作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期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饱含深情地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表达歌曲所体现的澳门人民期盼回到祖国的赤子之心。 解决方法:通过视听结合、师生互动、对比分析、解读歌词等方法,层层渗透,用柔美的声音合适的力度唱出歌曲情趣,深入体会歌曲情感。 难点:1、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能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 2、能在歌曲演唱中感受和声之美,学习进程中保持兴趣。 3、能够通过歌曲的学唱,表达出澳门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心情。 解决方法:通过对比歌曲演唱情绪,深切感受歌曲的意境。将视唱、模唱相结合,分句、分部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音准和二声部配合的问题。 4、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5、 教法学法设计和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 音乐声中师生问好。 3、 二声部开声训练 2/4 1 6 | 6 - | 2 7 | 7 - | 3 1 | 1 - | 4 2 | 2 - | 5 3 | 3 - | 1 6 | 1 - | 2 7 | 2 - | 3 1 | 3 - | 4 2 | 4 - | 5 3 | 5 - | 3 5 | 3 - | 2 4 | 2 - | 1 3 | 1 - | 7 2 | 7 - | 6 1 | 6 - | 1 - | 1 - || 3 5 | 5 - | 2 4 | 4 - | 1 3 | 3 - | 7 2 | 2 - | 6 1 | 1 - | 1 - | 1 - || 【设计意图】:为之后解决六度大跳以及二声部合唱的难点做铺垫,让学生在上课前就进入二声部合唱的状态中。 (2) 创设情境,情感导入 1、介绍南海问题,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介绍《七子之歌》中“七子”的由来和歌曲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南海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 探究体验,学唱歌曲 1、初听齐唱歌曲《七子之歌》,生感受听时心情。 2、再次聆听歌曲《七子之歌》,生思考: (1)哪个地方令人印象深刻并在这个地方举手。 (2)根据情绪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作分析。 3、学唱《七子之歌》第一部分旋律。 (1)请学生分句先听后唱第一部分旋律。 (2)请学生视唱第一部分旋律,解决歌曲中可能会出现的难点: 2 03 5- 55 65 3 5 5 3 5. 5 2 3|1- - - || 【设计意图】:通过哼唱、视唱感受歌曲第一部分的情绪特点,为第二部分情绪对比做铺垫,通过对比的方法解决连线的难点。 4、第一段填词演唱。 (1)请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歌词。 (2)解析歌词,探究歌曲第一段情绪。 (3)请学生将情绪代入演唱。 【设计意图】了解歌词含义,为前后情绪对比做铺垫。 5、学唱《七子之歌》的第二部分。 (1)请学生用“la”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 (1)请学生视唱高声部旋律。 (2)解决弱起、小附点、切分的难点。 (3)完整演唱第二部分旋律。 6、第二段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