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76478

八年级数学上册《11.2.2三角形的外角》课件(32页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099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数学,上册,11.2.2三角形的外角,课件,32页
  • cover
(课件网) 11.2.2三角形的外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三角形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2、利用学过的定理论证这些性质。 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与外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新知导入 B D C A O ● 40 ° 70 ° ? ● ● ● 一天,熊大、熊二发现光头强在O处砍树后,熊大打算用迂回的方式,先从A前进到C处,然后再折回到B处截住光头强逃跑的去路,而熊二则直接在A处拦截光头强,已知∠BAC=40° , ∠ABC=70°。则熊大从C处要转多少度角才能直达B处? 新知导入 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CB; 再根据平角为180°可求得∠DCB。 解:由三角形定理可得,∠A+∠B+∠ACB=180° ∴∠ACB=180°-∠A-∠B =180°-40°-70° =70° ∵∠ACB+∠DCB=180° ∴∠DCB=180°-∠ACB =180°-70° =110° ∠DCB=110°,而∠A+∠B=110°,像∠DCB这样 的角有什么特征吗?它又具有什么性质呢? 是不是这样的角都具有上述的等量关系呢? 新知讲解 一、三角形的外角 如图,把△ABC的一边BC延长,得到∠ACD。像这样,三角形的 与另 一边的 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延长线 一边 如图,∠ACD为△ABC的外角 新知讲解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同学们能判断出一个三角形有多少个内角吗? 如图,画出△ABC的所有外角。 A B C 新知讲解 A B C 教 师 总 结 ①每个顶点相对应都有2个外角 ②这两个外角互为对顶角 ③每个三角形都有6个外角 新知讲解 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如图,在△ABC中,∠A=70°,∠B=6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你能由∠A、∠B求出∠ACD吗?如果能,∠ACD与∠A、∠B有什么关系? 解: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ACB=180° ∴∠ACB=180°-∠A-∠B =180°-70°-60° =50° ∵∠ACB+∠DCA=180° ∴∠DCA=180°-∠ACB =180°-50° =130° ∵∠A=70°,∠B=60° ∴∠A+∠B=130° ∴∠DCA=∠A+∠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新知讲解 验 证 结 论 A B D C 已知:如图,△ABC,求证:∠ACD=∠A+∠B。 证明: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A+∠B+∠ACB=180° 而∠ACB+∠ACD=180° ∴ ∠ACB+∠ACD =∠A+∠B+∠ACB ∴∠ACD=∠A+∠B 同学们,还可以用其他的 方法证明吗? 新知讲解 1 2 A B D C E 证明:过点C作CE∥AB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D=∠1+∠2 ∴∠ACD=∠A+∠B 新知讲解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几 何 语 言 A B C D ( ( ( 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ACD=∠A+∠B 新知讲解 例4 如图, ∠BAE, ∠CBF, ∠ACD是△ABC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A B C E F D ( ( ( ( ( ( 2 1 3 解: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 ∠BAE=∠2+∠3,∠CBF=∠1+∠3,∠ACD=∠1+∠2 ∴∠BAE+∠CBF+∠ACD=2(∠1+∠2+∠3)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1+∠2+∠3=180° ∴∠BAE+∠CBF+∠ACD=2×180°=360° ∴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为360° 你还有其他解法吗? 新知讲解 解法二:如图,∠BAE+∠1=180°,∠CBF+∠2=180°,∠ACD+∠3=180° ∴∠BAE+∠1+∠CBF+∠2+∠ACD+∠3=540° 又∠1+∠2+∠3=180° ∴∠BAE+∠CBF+∠ACD=360° ∴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为360° 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新知讲解 练 习 说出下列图形中∠1和∠2的读数。 (1) (2) (3) 1 1 1 2 2 2 60° 80° 30° 40° 40° 【解析】(1)∠1=180°-60°-80°=40° ∠2=80°+60°=140° (2)∠1=180°-30°-40°=110° ∠2=30°+40°=70° (3)∠1=180°-40°-90°=50° ∠2=50°+90°=140° 新知讲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