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79161

2走进实验室课件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共27张PPT)

日期:2025-11-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801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走进,实验室,课件,科版,五四,学制
  • cover
(课件网) 授课教师:董玉德 第二节 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是科学的殿堂,是科学家成长的沃土,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基地。进实验室前要阅读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守则。实验室内有各种各样的仪器,每种仪器都有一定的使用规则,可以完成许多的实验,今天就从最简单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开始。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意义; 2、知道长度的单位和测量工 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特殊的测量; 3、知道时间的单位、会进行时间测量; 4、知道误差及减小方法。 想想议议 比较长短 哪段横线更长? 测量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图片可以反映出仅单纯靠我们的感觉会出现错误的认识。所以在物理实验中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测量装置进行测量。测量是非常必要的。 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 温度计 时钟 天平 刻度尺 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也叫单位)进行比较。长期以来,世界上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代)选定的测量标准各不相同。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长度的测量 1、基本单位:米 符号:m 2、辅助单位: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μm 纳米 nm (光年) 3、单位换算 m dm cm mm nm μm km 103 10 10 10 103 103 要求: 能快速的判断出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长度的测量 3、单位换算 26.7cm= = m 26.7 × 0.01 m 0.267 练习:1.24m= = mm 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4、基本工具: 使用前 三观察: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刻度尺 使用规则:五会 会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量程和分度值。 会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让某一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端。 长度的测量 会看:读数时,视线必须正对刻度尺,不能歪斜。 会读:读数时,准确读出准确值,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上单位 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cm;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cm; 练习读出物体的长度 长度的测量 练习: 1、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长度的测量 常用数据: 1、物理课本的长度:26cm 宽度:18.5cm 2、课桌的高度:80cm 3、教室门的高度:2m 4、一层楼的高度:3m 5、中学生的身高:160cm 时间的测量 1、基本单位:秒 符号:s 2、辅助单位: 小时 h 分 min 单位换算 1h=60min 1min=60s 1h=3600s 3、工具:停表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时间的测量 4、读数 误差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任何测量都有误差,不可避免,误差只能尽量减小; 错误是人为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4. 减小误差的方法: (1)根据测量需要,选用较精密的仪器; 4.减小误差方法(2)改进测量方法 辅助法: 棉线法: 累积法 4.减小误差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某同学用在学习长度测量时,物理老师叫该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他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8.32cm、18.34cm、18.345cm、18.35cm、18.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8.34cm B.18.35cm C.18.429cm D.18.45cm 课堂小结 再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