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专题02 光现象 中考新趋势 中考真题速递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2 光的反射 考点3 平面镜成像 考点4 光的色散 【结合生活实际】 1.(2025·山东威海卷) 2025年1月15日清晨,刘公岛海面上空出现了“光瀑”奇观,无数条笔直光柱穿透云层倾泻而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笔直光柱———光沿直线传播 B. 云层呈淡淡的橙色———阳光中含有橙色光 C. 部分水面波光粼粼十分耀眼———光发生了漫反射 D. 看到远处的山体较暗———人眼接收到山体反射的光较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A.笔直光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太阳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云层呈现橙色是因为阳光中含有橙色光,橙色光穿透力更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部分水面波光粼粼是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集中在某一个方向,进入人的眼睛中,感觉到十分耀眼,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看到远处的山体较暗,是因为远处的山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较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中国传统文化】 2.(2025·陕西·B卷)古人发现,随着太阳的移动,物体的影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古代的计时仪器圭表就是根据此现象发明的。如图,是圭表计时的原理图。圭表计时用到了(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圭表计时的原理是太阳照射在表上,然后在圭上留下一个影响,因此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C。 【中国传统文化】 3.(2025·山东卷)现藏于山东淄博博物馆的龙凤五钮长方镜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古铜镜。西汉时期,工匠在铸造时将熔化后的液态高锡青铜原料倒入模具。冷却成型过程中会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铜镜成像利用了光的____。 【答案】 ①. 放出 ②. 反射 【解析】 【详解】[1]冷却成型过程中,液态高锡青铜原料变为固态,因此是凝固,凝固过程放出热量。 [2]铜镜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利用了光的反射。 【新科技新情境】 4.(2025·黑龙江卷)如图是甘肃敦煌的塔式太阳能电站。电站周围安装有很多定日镜(即平面镜),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变换角度,将太阳光集中照射在同一位置,利用太阳能来发电。下列光现象与定日镜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中倒影 B. 水中“弯筷” C. 墙上手影 D. 树下光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定日镜的原理为光的反射。 A.湖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为光的反射,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弯筷”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墙上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树下光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2025·黑龙江绥化卷) 下列光现象中与立竿见影的“影”成因相同的是( ) A. 水中月影 B. 墙上手影 C. 镜中人影 D. 潭中鱼影 【答案】B 【解析】 【详解】立竿见影“影”是光沿直线传播被竿遮挡形成的黑影。 A.水中月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墙上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被手遮挡形成的黑影,故B符合题意; C.镜中人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潭中鱼影,是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5·长沙卷)《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其成像原理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 ) A. 直线传播 B. 反射 C. 折射 D. 色散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小孔成像,其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通过小孔时,物体上方的光线会沿直线传播到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