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87443

4.1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共17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878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九年级,17张,上册,仁爱,化学,--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4.1 燃烧与灭火 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 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灭火方法。 2. 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3. 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4.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目标 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课堂引入 火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使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就是火对我们人类来说具有双面性,我们要怎么利用为我们服务,怎么避免它给我们带来伤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燃烧和灭火。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新知学习 二、爆 炸 新知学习 常见易燃气体或粉尘 爆炸极限(或爆炸下限) 甲烷 5%-15% 氢气 4%-74.2% 一氧化碳 12.5%-74.2% 小麦面粉 9.7g·m-3 煤粉 35g·m-3 常见易燃气体和粉尘的爆炸极限 二、爆 炸 新知学习 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 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爆炸 爆炸 二、爆 炸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灭火的方法 燃烧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新知学习 三、灭火的方法 新知学习 燃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新知学习 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注意:具备一个条件即可。 三、灭火的方法 新知学习 想一想:这些灭火方法利用了什么原理? 三、灭火的方法 燃烧概念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灭火的方法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 课堂小结 爆炸 燃烧与灭火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生燃烧的是 ( ) A. 白磷置于80℃的水中 B. 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C. 白磷置于8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D. 白磷置于10℃的水中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C 课堂练习 4.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 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 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B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回顾本节课程内容。 02 01 课后练习题。 课后作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