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杨柳青》 教学目标: 1、感受《杨柳青》的语言特点和活泼诙谐的情绪。 2、用欢快的情绪、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清新流畅的音乐风格。 3、在音乐活动中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表现歌曲的韵味。 教学难点: 1、准确运用歌曲中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来表现歌曲。 2、唱准旋律中的一字多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杨柳青》器乐版两段,感受乐曲情绪。 2、再听乐曲,请学生找一找哪一种节奏多次出现,听到后跟着音乐拍出来。 3、再听音乐,配上声势律动。 1 1 1 0 拍腿 拍腿 拍手 4、听乐曲在1 1 1 0处用声势动作表现。 5、老师视唱歌谱,可以用老师和同学接唱的方式来唱一唱。 6、让学生找一找1 1 1 0前面的歌谱有什么特点。 7、出示部分歌谱,学唱。 8、听歌曲《杨柳青》,初步感受。 9、唱全谱,老师唱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学生唱中间部分的乐句。 10、学生尝试唱歌谱,思考:这首乐曲的旋律中用了音阶中的哪几个音? 11、老师小结:这是中国民歌中常用的五声调式。过渡到学习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的歌词部分。 二、新授部分: 1、听范唱,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读一读歌词,发现歌词特点。 3、老师讲解:歌曲中衬词多,这是民歌中富有特色的地方。衬词没有实际的意思,但是能表达了扬州人民在田间劳动时的快乐心情。非常富有扬州方言的特点。 4、学着念衬词部分。 5、尝试把衬词部分连起来读。 6、学唱衬词部分。 7、区别第二乐句有无附点的情绪表达效果。(有附点,更加欢快。) 8、学习前两句歌词,老师分乐句教唱。感受第一乐句“早晨下田露水多”和“早(啊)晨下(啊)田露(啊)水多谑”的区别,衬词要唱的轻快,解决“露(啊)水多”中的一字多音。 9、连接第一段歌词。 10、再听原唱,感受声音的轻快。 11、合伴奏欢快地演唱。 12、分角色唱,男生唱,女生声势表演,第二遍一起唱,一起表演。 13、老师表演唱,学生学劳动动作,表演 11、听合唱版的《杨柳青》,说说他们的演唱形式。 12、学生推选一个学生担任领唱,其他同学齐唱。 13、配上劳动动作表演。 三、延伸教学: 1、让说说自己知道的江苏民歌,欣赏《茉莉花》,说说两首歌曲的风格区别。 2、小结。 3、表演唱,出教室。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