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93095

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我的家在日喀则

日期:2025-05-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0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
  • cover
《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内容: 1、听《在那东山顶上》、《家乡》 2、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3、欣赏《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谐趣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2、通过创编歌曲,丰富演唱形式,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踢踏舞曲的节奏和风格。 3、通过欣赏和学跳《我的家在日喀则》,了解藏族音乐和踢踏舞。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表现的自豪、喜悦的情绪。 2、感受歌曲中踢踏舞的风格,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藏 1、聆听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看一看听一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师播放《在那东山顶上》】 师:你们了解西藏吗?(让学生各抒几见) 师: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雪域高原、有雄伟的布达拉宫、有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 2、欣赏踢踏舞 师:藏族的孩子热爱自己的家乡,跳起了热情的舞蹈,来欢迎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注意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跳的舞步又是怎样的?【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踢踏舞视频】 师:你能模仿一下她们的动作吗? 师:(有很多的退踏步、踢踏步)这是藏族的踢踏舞。 3、模仿踢踏舞步,跟着音乐跳一跳! 二、聆听感受 1、初听 师:日喀则的孩子们热情好客,听一听他们是怎样赞美自己家乡的?【赞美自己的家乡是个好地方,冰糖葡萄样样有】 师介绍:“日喀则”是西藏第二大城市,藏语中“日喀则”最肥沃的土地、最美好的庄园的意思。 2、复听 师:这是一首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踢踏舞曲,你能找出歌曲中的踢踏舞的节奏吗?(xx xx lx xl)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为老师来伴奏(师随伴奏范唱,学生用脚踢踏出节奏) 3、再听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找一找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 师:哪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什么异同呢?为什么结束音要高八度呢?【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主题的完全再现,结尾音换成高八度,将歌曲情绪推向了高潮】 三、学唱歌曲 1、跟琴模唱第一部分 引导学生唱得轻快、诙谐,突出踢踏舞的风格。 2、唱第三部分 师:第三部分将歌曲情绪推向了高潮,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更欢快、热烈,激动地】 3、重点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1)这首歌曲是日喀则的孩子们在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家乡呢?听!他们长长的吆喝声,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呢!请你数一数这个长音一共有几拍? (2)猜一猜藏族孩子亮着嗓子长长的吆喝时是一种怎样的表情?会做些什么动作? (3)最后一个“啊”处是什么记号?为什么要用下滑音记号? (师范唱有下滑音的和没有下滑音的,让学生体会此时的感情) 【生用兴奋而短促的声音唱下滑音“啊”,引出日喀则是个好地方,介绍丰富的资源】 (4)师指导唱倚音,强调做好呼吸,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特别是第八拍“啊”齐呼时要短促有力,不能拖拉。 (5)第二段曲调比较蜿蜒曲折,但是它有几小节的旋律是相同的,(衬词)烘托了热烈欢快的气氛。 (6)完整唱歌曲第二部分 4、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师:第一、第三部分唱得轻快,唱出踢踏舞的节奏特点,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唱得饱满、连贯,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 四、二声部合唱 1、聆听二声部 师:其实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你们找找看哪些地方出现了二声部?第二声部里有你们熟悉的旋律吗?听老师来唱一唱跟第一声部有什么区别呢? 2、学唱 师:我们一起来试着唱一唱第二声部(“嗨嗨”两声唱得喜悦热情) 3、二声部合唱 (1)跟录音里的小朋友一起合作,请同学们唱第二声部。 (2)分两组二声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