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14795

《祭十二郎文》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4881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祭十二郎文,课件,41张,PPT,人教,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祭十二郎文 韩愈 反复诵读,积累常用的文言字词和重要句式。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体会作者对亡侄的深切哀悼与无限悲痛之情。 了解本文破骈为散的语言形式,鉴赏融抒情于叙事之中的手法。 学习目标 前人评价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韩愈(768—824) 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 人,世称_____。因官吏部侍郎,又称_____。谥号“文”,又称_____。 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唐 退之 河南河阳 韩昌黎 韩文公 韩吏部 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 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古文运动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的父亲韩云卿生子四人,长子韩会,次子韩介,季子韩愈。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哀恸欲绝的祭文。 了解背景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1.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季父: 衔哀: 远: 羞: 含着,怀着悲伤 名词作状语,在远方 通‘馐’,美味食物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 ,说明祭奠的时间,对象,远奠的方式。首告闻丧以志哀,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文章开头告诉了我们什么? 表哀悼之情 2.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与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孤: 省: 怙: 惟……是: 殁: 既: 就食: 世: 先人: 两世: 而已: 古人以幼年丧父为孤 知道 依靠 宾语前置 死亡 副词,不久,后来 谋生 通“逝” 韩愈已死去的父亲 两代 罢了 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