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20748

第二章 第2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3628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一册,必修,2019,人教,关系
    第2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的特点,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会用它求解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1、根据实验得到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建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模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能根据v-t图像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理解公式的含义。3、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或v-t图像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01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条件:加速度部位零,加速度不变,加速度与速度共线。 3、分类: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02 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1、:加速度的定义式。 2、表达式:v=v0+at. 3、规律:v是t的一次函数;v-t图像是倾斜的直线 4、若有初速,一般规定初速方向为正;若无初速,一般规定加速度方向为正。 即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取正;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取负。 【即学即练1】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25 m/s,沿斜面向上 B.5 m/s,沿斜面向下 C.5 m/s,沿斜面向上 D.25 m/s,沿斜面向下 解析:选B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10 m/s,a=-5 m/s2,由v=v0+at可得,当t=3 s时,v=-5 m/s,“-”表示物体在t=3 s时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故B选项正确。 知识点0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1.v-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正方向,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负方向,如果上方与下方的“面积”大小相等,说明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 2、平均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 【即学即练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下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0.80 0.40 解析 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由v-t图像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0.80 m/s2 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0.40 m/s 考法01 刹车类问题要检验时间 【典例1】若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时的速度为60 m/s,则它着陆后12 s末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 0 解析 设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由v=v0+at,得t== s=10 s,由此可知飞机在12 s内不是始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2 s内是静止的,故它着陆后12 s末速度为0. 考法02 利用平均速度规律 【典例2】中国自主研发的“暗剑”无人机,时速可超过2马赫.在某次试飞测试中,起飞前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过程中连续经过两段均为120 m的测试距离,用时分别为2 s和1 s,则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是(  ) A.20 m/s2 B.40 m/s2 C.60 m/s2 D.80 m/s2 答案 B 解析 第一段的平均速度v1== m/s=60 m/s;第二段的平均速度v2== m/s=120 m/s,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Δt=+=1.5 s,则加速度为:a== 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