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学习目标 1、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案例,理解荒漠化过程、成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学会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1、什么是荒漠化 气候异常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渡经济活动的产物 荒漠化的主要表现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 荒漠和荒漠化 荒漠和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现象,并且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且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 石质荒漠化(狭义) 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岩石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土壤严重流失,岩石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 石质荒漠化(石漠化)———云贵高原严重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 石质荒漠化(狭义) 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岩石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次生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 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关 次生盐渍化:是指在蒸发旺盛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 因人类的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中的盐分沿土壤毛管孔隙上升,水分蒸发后,使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积累的过程。 西北、华北———我国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区 土地沙漠化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石质荒漠化(狭义) 西南喀斯特地区 次生盐渍化 华北平原 /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在哪里? 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形成该特征的原因及其影响? 概况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干旱 海陆位置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地形地势 高原面积广大 高山环绕盆地 青藏高原阻挡 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东 西 <50mm <200mm <400mm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荒漠化 自然原因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 ①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 ②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 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 ④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 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减少)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地面变干 降水减少,蒸发加强 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荒漠化 人为原因 人口激增 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西北地区 国营敦煌阳关林场生态林面积1.33万亩,近年来持续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防护林。 挖甘草、发菜 铲掉草皮,翻动土层,严重破坏草场 牧草生长力和土壤结构破坏 ,土地沙化 灌溉措施不当,干旱气候蒸发旺盛,导致土壤盐渍化 32.7% 过度樵采 30.1% 过度放牧 26.9% 过度农垦 9.6% 水资源利用不当 0.7%工程施工 人为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草场遭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