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3519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7550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23张,课件,2课时,线段,射线
  • cover
(课件网)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 会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 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 3. 体会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 4.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重点 直线 射线 线段 难点 做手工时,在没有刻度尺的条件下,若想从较长的木棍上截下一段,使其等于短木棒,我们常采用以下办法. 情境引入 通过移动、对齐,可以在长木棒上“截取”相等长度的短木棒. 思考 圆规可截取任意长度,相当于可以移动的“小木棍”. 在只有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的情况下,大家想想办法,如何画出一条与已知线段相等的线段? a 已知:线段 a,作线段 AB,使 AB=a. 第一步:用直尺画出射线 AF; 第二步:用圆规在射线 AF 上截取 AB = a. 线段 AB 即为所求. a A F a B 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 以上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 合作探究 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 思考 方法: 目测法:准确率太低; 测量法:先测量出两人的身高,再比较; 脚等高: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看头顶高低. 类比上面的方法,你能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 下面两条线段,哪一条更长呢? C D A B 16.7cm 20cm AB < CD 方法1:度量法 先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合作探究 思考 C D A B AB C D B (A) B A 情形三: 叠合法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1) 度量法:先利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两条直线的长度,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C D A B (2) 叠合法:移动其中的一条线段,使其一个端点与另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然后根据另一个端点的位置进行比较. 归纳 已知线段a,b,尝试用尺规作图作线段的和a+b. a b A B a C b (1)用直尺画出直线. (2)用圆规在直线上作线段 AB = a; 在AB延长线上作线段 BC=b. 则线段 AC 就是 a 与 b 的和,记作 AC=a+b. 探究 已知线段a,b(a>b),尝试用尺规作图作线段的差a-b. a b A B a D b (1)用直尺画出直线. (2)用圆规在直线上作线段 AB = a; 在线段 AB 上作线段 BD=b. 则线段 AD 就是 a 与 b 的差,记作 AD = a-b. 探究 思考 在纸片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 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处于线段的什么位置? A B M 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 BM,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 如图,点 M 为线段 AB 的中点. A B M 归纳 已知AM=MB,M 就是线段AB的中点吗? 反之也成立:因为AM =MB = AB (或 AB = 2 AM = 2 MB), 所以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几何语言:因为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所以 AM = MB = AB (或 AB = 2AM = 2MB). 类似地,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N M B A 线段的三等分点 线段的四等分点 A O P Q B (或 AB = 3AM = 3MN = 3NB) (或 AB = 4AO = 4OP = 4PQ = 4QB) 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线段的四等分点有三个. 探究 AM = MN = NB = AB AO = OP = PQ = QB = AB 比较线段的长短: (1)度量法;(2)叠合法. 归纳总结 尺规作图: 在数学中,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 线段的中点: 把线段分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