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铃》拓展课 1、 教学理念 新课程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得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并通过音乐时间活动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该侧重对学生原本智力的一种开发或者激活,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本着,激发兴趣为原则,进行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基础的音乐教学改革健康的发现下去。本节课正是本着以上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试图从下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和创造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和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节奏与打击乐音乐的形象、情绪、风格的关系。 2. 利用所学节奏型通过打击乐表达音乐情绪情感。 3.了解节奏、打击乐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二)情感目标 1. 感受生活和音乐中的节奏美。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 (三)能力目标 1. 学生在体验节奏美的基础上,继而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情境创作,表达音乐。 2. 能根据生活中的不同形象来创编并表现节奏,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第三课时,学生已经学会演唱歌曲《风铃》,本节作为节奏拓展课根据节奏特点,结合打击乐,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生活中各种节奏,并用身体语言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索与学习,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节奏在不同的打击乐器中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本课利用上节课所学节奏型,配合打击乐器,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作的时间空间,培养合作精神,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节奏与打击乐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生活形象和打击乐器创编并表现节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破铜烂铁》等节奏强烈的视频,强调节奏艺术,让学生带着探究节奏艺术去看视频。 (2)分析视频,引出节奏的概念 (3)教师小结:这种另类打击乐,是视听的艺术,节奏的艺术,而这种艺术就在我们的身边,同学们,请你们也来用打击乐器演绎节奏的美感吧。 (二)新课教学 (1)各组前置作业展示 1.根据所学歌曲《风铃》分组展示音符 2.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每个音符,小组形式展示 3.分小组展示以上各组节奏,并要求全班对每组小组的用打击乐 器展示进行伴奏。 4.教师小结:节拍的稳定,均匀非常重要。下面参照小组展示的肢体语言,进行节奏游戏。 (2)节奏小游戏:跟着我的拍子走 1.请按稳定的拍率,听节奏, 用身体演绎节奏 2.请其中一小组用肢体语言展示前置作业《风铃》选段 (3)全班边唱边把《风铃》选段节奏跳出来 提示:请精神高度集中,眼睛平视脸带笑容,有感情演唱歌曲,节奏要稳定 (4)为自己的歌曲伴奏 要求:1.用打击乐器轮奏歌曲,注意乐器特性(定音的乐器噪音类的乐器) 2.节奏均衡稳定,充分利用乐器特点演奏 3.先唱节奏,再唱歌词 (5)听赏一段音乐并模仿 注意:1.用心聆听,感受音乐的情绪 2.能听辨出音乐的强弱、大小、快慢 3.想象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4边听边思考:有哪些节奏型比较突出? (6)小小演奏家 1.看指挥,用乐器表达音乐 开始 停止 大小 强弱 快慢 2.要求:a.节奏均匀 b.请同学们正确使用乐器,打出合适的节拍 (7)拓展 1.展示前置作业:寻找生活中的各种音源或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打击乐器” 2.用创作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3.小小合奏 a. 复习节奏型 b. 合奏成功的指引: 清楚自己的声部 清楚自己乐器适合的节奏型 不受其他声部的影响,节奏稳定 小声唱歌词,倾听合奏效果 3.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