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53359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练(沪科版)——5.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5703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科学,密度,质的,探究,2022-2023,学年
  • cover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 掌握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m-v图像。 2. 掌握密度的概念,物理意义,比值定义法,密度公式、变形公式。 3. 掌握密度的影响因素,密度的特性,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4. 掌握测量物体的密度。 1.重点:密度实验,m-v图像,计算,密度的影响因素。 2.难点:密度计算及影响因素,测量物体密度。 知识梳理 一、科学探究学习鉴别物质 1.提出问题 如何鉴别物质? 2.猜想与假设 (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2)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相同。 (3)相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相同。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器材:三个体积不同的铁块、三个体积不同的铁块、三个体积不同的铜块、水、量筒、天平。 (2)实验装置: (3)取不同物质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再取它们单位体积的质量作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纯水的质量与体积。 (2)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 (3)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铜块的质量与体积。 (4)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铝块的质量与体积。 (5)分别计算出纯水、铁、铜、铝四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质量m:体积V) 数值 单位 10mL水 10 10 1 g/cm3 20mL水 20 20 1 g/cm3 30mL水 30 30 1 g/cm3 铁块1 79 10 7.9 g/cm3 铁块2 158 20 7.9 g/cm3 铁块3 237 30 7.9 g/cm3 铜块1 89 10 8.9 g/cm3 铜块2 178 20 8.9 g/cm3 铜块3 267 30 8.9 g/cm3 铝块1 27 10 2.7 g/cm3 铝块2 54 20 2.7 g/cm3 铝块3 81 30 2.7 g/cm3 5.分析与论证 分析和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可知: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 ① 。 (2)不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 ② 。 6.交流与合作 (1)为什么有量筒,还选择烧杯? 不能用量筒在天平上 ③ 称量质量,要称量液体的质量,必须要借助烧杯。 (2)实验中,多次换用不同的物质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且所选取的物质种类越多,实验越具有 ④ 意义。 (3)怎样作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建立 ⑤ ,用横轴表示体积,用纵轴表示质量。以铝块为例,根据三组对应的质量与体积,在坐标系中画出三个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同理可作出铜块、铁块、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①比值相同 ②比值不相同 ③直接 ④普遍 ⑤直角坐标系 二、密度 1.定义 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⑥ 与其 ⑦ 的比,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及变形公式 ⑧ ;变形公式,m=ρV:质量:m;体积:V;密度:ρ。 3.单位 (1)密度单位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复合而成,国际单位是 ⑨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是g/cm3。 (2)密度单位的相对性。 在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 ⑩ ,密度单位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 a. 质量单位用kg,体积单位用m3,则密度单位kg/m3。 b. 质量单位用g,体积单位用cm3,则密度单位g/cm3。 (3)换算关系。 1g/cm3=;。 巧记口诀:小化大乘1000;大化小除以1000。 4.物理意义 例如: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它表示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 ⑥质量 ⑦体积 ⑧ ⑨kg/m3 ⑩统一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 。 2.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直接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装 的水,记下体积V1。 (3)用细线捆好石块并将其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总体积V2,则石块的体积 。 (4)小石块的密度。 3.测量液体的密度 粗略测量盐水的密度 a. 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 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中; c.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