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61448

2022-2023学年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1.1 认识地球面貌第二课时(表格式)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2265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2023,地球,格式,课时,第二,面貌
  • cover
课 题 七年级上册 《认识地球面貌》 课 时 第二课时 对应《课程标准》要求 1.利用地球仪,比较归纳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 2.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判读某地的经纬度。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也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课程标准对本课有两项基要求: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纬线及经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地理位置。教材内容抽象、难以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知识角度上,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对经线、纬线、赤道、地轴等知识有初步了解,但初中数学还没有学习坐标知识。从认知角度说,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但空间思维能力薄弱,空间想象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的特点;掌握经度、纬度及其书写方法;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球仪,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归纳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动手动脑,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经纬线特征;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掌握经线纬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板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情景导入】 教师设问: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地球的大小和地球的形状,你能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教师总结:通过一些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形状。 学生回答。(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复习提问之前学习的内容,同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数据感受到地球很大。 【自主预习】 课本18-19页 地球仪 自主学习内容: (详见课件和导学案) 教师总结,并引导同学们观察地球仪。要求同学们看看地球仪上还有什么? 学生看图并观察桌上的地球仪,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相关内容。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温故知新,加强学生对地球仪基础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后面内容的开展。 (一)纬线与经线 活动一:探究经线和纬线 深度探究: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 活动内容: (详见课件和导学案) 教师总结,并追加问题: 1.“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何理解这句话? 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请问A在B的什么方向上? ( A B )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如何理解这句话? AB为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请问A在B的什么方向上? ( A B ) 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沿同一经线圈飞行,最后又飞回到北京。请问,它在飞行途中改变过方向没有? 学生认真观看示意图,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呈现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总结归纳。 学生观察,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得到的结论。 学生回答:A在B的正西方向。 学生回答:A在B的正北方向。 锻炼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积极探索的能力。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初步学会发现地理问题,并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等知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二)纬度与经度 活动二:探究经度和纬度 1.纬度 课堂探究: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课堂探究:南北半球的划分 2.经度 课堂探究:经线圈 课堂探究:东西半球的划分 活动内容: (详见课件和导学案) 教师讲解: 规定:赤道纬度为00,极点为900 北极点为北纬900 ,记作900 N;南极点为南纬900 ,记作900 S 比如宿迁地区北纬340 ,写作? 课堂练习:(详见课件) 中国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 比如:宿迁地区经度为东经1180,记作? 练习:要求学生说出图中各条经线的度数。(图见课件) 议一议:构成一个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