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64874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2鲁迅与美术 课件 (共42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69510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美术,美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鲁迅
  • cover
(课件网) 鲁迅与美术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美术(浙教版) 主讲人: 学 校: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鲁迅。 猜一猜: 闰土和他的父亲 (版画)杨涵 孔乙己 (版画)赵延年 猜一猜: 《祝福》中的祥林嫂 《药》 忧国忧民的鲁迅 热爱艺术与生活的鲁迅 周海婴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书中披露了许多早年生活中的生动细节。鲁迅以前不爱看电影,但有了周海婴之后,一家人出门看电影成了固定的娱乐活动。 鲁迅在紧张的写作之余,亲手设计了几十种优秀的文艺书刊封面。 《奔流》《萌芽月刊》 鲁迅亲自题字用于封面设计,“奔流”二字通过字体变形设计使得笔画相连,突出装饰效果。 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1867-1945),德国版画家、雕塑家,是德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鲁迅的偶像 发现另一个鲁迅。 鲁迅的书籍装帧 鲁迅小时候在读私塾时,“就喜欢有插图的书,并且经常加以描绘。” 鲁迅1913年手描的土偶像。 鲁迅收藏的南阳汉画像之一。 画在植物标本上的“火鸟”(约1911年) 画在植物标本上的“猫头鹰”(1911年) 鲁迅的版画 这是作者从许多版画的肖像中,自己选给中国的一幅,隐然可见她的悲悯,愤怒和慈和。 ———鲁迅 《自画像》(版画) 凯绥 柯勒惠支 鲁迅之所以喜欢珂勒惠支作品的原因何在 珂勒惠支刀下的人物形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德国的孩子们饿着!》(版画)凯绥 珂勒惠支 他们都挚着空碗向人,瘦削的脸上圆 睁的眼睛里,炎炎地燃着如火的热切。 谁伸出手来呢?这里无从知道。 饥饿的孩子的急切的索食,是最碎裂了做母亲的心的。这里是孩子们徒然张着的悲哀,而热烈地希望着的眼,母亲却只能弯了无力的腰。她的肩膀耸了起来,是在背人饮泣。她背着人,因为肯帮助的和她一样的无力,而有力的是不肯帮助的。她也不愿意给孩子们看见这是剩在她这里仅有的慈爱。 ———鲁迅 《面包!》(版画)凯绥 珂勒惠支 创作背景: 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死亡与物资的缺乏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政府为了解决种种问题大量的印制钞票导致通货膨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亲与丈夫的妻儿们,却得不到这个国家起码的温饱保证,这悲惨的生活反映在她的作品中。 谁都在草地上没命的向前,最先是少年,喝令的却是一个女人,从全体上洋溢着复仇的愤怒。她浑身是力,挥手顿足,不但令人看了就生勇往直前之心,还好象天上的云,也应声裂成片片。她的姿态,是所有名画中最有力的女性的一个。 ———鲁迅 《反抗》(版画)凯绥 柯勒惠支 珂勒惠支作品的最大特征就是充满感情。她作品中透露出的母爱如同巨大的火焰,经久不息。她作品中的母爱不仅仅是给予她在战争中死去的孩子,更是给全世界曾饱受苦痛的人。 罗曼.罗兰曾评价她说:“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无限的困苦和悲痛……” 鲁迅不但亲自编选、出版《凯绥 柯勒惠支版画选集》,设计宣传广告,还专门写了《序目》,对柯勒惠支的画一幅一幅地作了介绍。 1937年,侵华日军轰炸上海,人满为患的火车站瞬间被炸成废墟。 2011年,逃离家园的叙利亚难民 请你思考: 在众多的美术形式中,鲁迅为什么选中了版画,又为什么全力去提倡版画艺术? 1931年鲁迅与木刻讲习班青年合影 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 鲁迅与青年 1936年10月, 鲁迅抱病参观“第二届 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巡阅作品后,坐下休息,与木刻工作者亲切交谈。 木刻是初学版画最常用的一种形式,黑白木刻更是以刀法、刻法,加上单纯的黑白语言来体现版画的魅力。 木刻版画 斜口刀 平口刀 圆口刀 三角刀 握刀方法 三角刀 圆口刀 平口刀 木刻版画小知识 鲁迅本人的阐释: 其一:“当革命之时,版画用途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