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66536

第六课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课件(共34页)

日期:2025-05-24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0963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六,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 cover
(课件网) 第六课 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六处遗产之一。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从中能看出中国传统雕塑有哪些特点?中国传统雕塑还有哪些优秀的代表作品? 情境导入 一、陵墓雕塑 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所以,中国古代陵墓的地下、地上设施和随葬品都要模仿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场景。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是按照秦朝都城的格局设计建造的,陵墓内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俨然构成了一个死后的世界。数量庞大、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就是守护这座都城的地下军队。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东三十千米处, [1] 展现了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设计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坑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链接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世界遗产还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这本《美术鉴赏》所涉及的作品绝大部分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局部[秦代] 陕西临潼 探究与发现 如前文所述,秦始皇陵是首都咸阳的缩影。在陵园的城墙内考古人员发现了寝陵和便殿建筑遗址、园寺吏舍遗址、铜车马陪葬坑、文官俑陪葬坑、百戏俑陪葬坑等。秦人为什么要把兵马俑陪葬坑设在距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的地方,而其他的陪葬坑却设在陵园城墙内?这种布局设计 反映了什么样的概念? 将军俑(陶塑) 高197厘米[秦代]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出图 跪射俑(陶塑) 高120厘米 [秦代]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出土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青铜) 通长328.4厘米 高104.2厘米[秦代]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 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 局部 [秦代] 陕西临潼 文官俑 百戏俑 (陶塑) 残高172厘米 [秦代]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百戏俑坑出土 霍去病墓封土[西汉] 陕西兴平道常村(照片摄于1914年) 马踏匈奴 野猪 伏虎 卧牛 卧马 相关链接 尊重、保护文化遗产 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因素,世界上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的破坏。例如,“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 于1914年被打碎盗运国外,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