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7511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教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8171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数学,八年级,上册,12.2,三角形
  • cover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2课时 利用两边及其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SAS)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边角边”条件的内容,能初步应用“边角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边角边”判定定理的过程,在观察中寻求新知,在探索中发展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及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2课时,共4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线段或角相等.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 学生:三角尺、直尺、剪刀。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三角形中只给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给出三个条件时,有四种可能,能说出是哪四种吗 问题: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无法直接到达,因此这两点的距离无法直接量出.你能想出办法来吗? (出示课件2-3) (二)探索新知 1.师生合作,探究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2 教师问1: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1,请同学们回一下并回答其内容. 学生回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教师问2:用几何语言如何表示呢? 出示课件5:符号语言表达: 在△ABC和△ DEF中 AB=DE, BC=EF, CA=FD, ∴ △ABC ≌△ DEF.(SSS) 教师问3:除了SSS外,还有其他情况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当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中的3个时,有四种情况,还有哪一些呢?(出示课件6) 学生回答:两边一角和两角一边 教师问4: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两边一角的情况,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那么这两条边与这一个角的位置上有几种可能性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有两种情况:两边及夹角和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学生问:它们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教师我们还是通过画图来验证,我们先看两边及其夹角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同学们根据下边的要求作图: 已知任意△ABC,画△A′B′C′,使A′B′=AB,A′C′=AC,∠A′=∠A. 分析:(1)作∠MB′N=∠B; (2)在射线B′M上截取B′A′=AB,在射线B′N上截取B′C′=BC; (3)连接B′C′. 教师问5:如何画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作法: (出示课件9)(1)画∠DA'E=∠A; (2)在射线A'D上截取A'B'=AB,在射线A'E上截取A'C'=AC; (3)连接B'C '. 教师问6:△A′ B′ C′ 与 △ABC 全等吗?如何验证? 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方法: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在△ABC上,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学生:通过作图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问7: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满足哪三个条件? 学生回答: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教师板书: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0) “边角边”判定方法 文字语言: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几何语言: 在△ABC 和△ DEF中, AB = DE, ∠A =∠D, AC =AF , ∴ △ABC ≌△ DEF(SAS). 警示:必须是两边“夹角” 例1:如果AB=CB ,∠ ABD= ∠ CBD,那么 △ ABD 和△ CBD 全等吗?(出示课件11)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分析: △ ABD ≌△ CBD.(SAS) 边: AB=CB(已知), 角: ∠ABD= ∠CBD(已知), 边: BD=BD(公共边), 证明:在△ABD 和△ CBD中, AB=CB(已知), ∠ABD= ∠CBD(已知), BD=BD(公共边), ∴ △ ABD≌△CBD ( SAS).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