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79711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四上4.5《乘法分配律》(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5869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乘法分配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课时《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课题 乘法分配律 单元 四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时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充分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数学乘法计算中一个重要的运算定律。教材有意识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并在学习交流中掌握乘法分配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又有利于学生发展符号感,进一步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和简练。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按解决问题--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结构模式编排的,通过设置情境、小组讨论、举例验证、发现规律练习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整个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3.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到运算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的好处,从而提高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探索和发现乘法分配律。 难点 理解、归纳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课件出示练习题: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3×6+77×6 (125+25)×4教师谈话: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师生比赛,引出新知识。 讲授新课(20分钟) 课件出示:想一想:贴了多少瓷砖?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方法一:蓝色的块数+白色的块数=总块数。3×10 + 5×10 = 80(块)方法二:竖排块数×横排块数 = 总块数。(3+5)×10=80(块)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3×10+5×10=(3+5)×10=80 4、还可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 方法三:左边的块数+右边的块数=总块数 4×8 +6×8 = 80(块) 方法四:横排块数 × 竖排块数 = 总块数 (4+6)×8=80(块)5、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4×8 +6×8 =(4+6)×8=806、观察上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 7、用a、b、c 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的发现的规律吗?想一想,认一认。 教师总结:(a+b)×c= a×c + b×c 谈话: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8、请你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教师总结:方法一:用画图方法证明。 方法二:我这样证明。 9、试一试。1)观察(80+4)×25的特点并计算。2)观察34×72+34×28的特点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订正。10、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总结: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让一些计算变得简便。 1、学生认真观察。2、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3、指名说一说。4、指名说一说。5、指名说一说。6、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展示汇报。7、学生独立完成。8、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展示汇报9、学生独立完成。10、指名说一说。 1、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题意。通过汇报,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通过说一说,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4、通过说一说,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5、通过说一说,感知乘法分配律。6、通过讨论,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点。7、通过独立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