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02113

3.3 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545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气候,自然地理,景观,形成,影响,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设计依据】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分解 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生情况】 本节内容是对初中地理和必修1有关大气部分内容的深化。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等基础知识,知道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能够依据材料说出某地的天气现象和气候特征;本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天气现象和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必修1讲述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等知识,学生对大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认知;本节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影响下的天气现象和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世界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景观照片,判断形成景观差异的自然地理因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2.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在漫长的时间进程中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形成人地协调观。 3.运用景观照片、视频资料,理解植被景观的形态、内在结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与气候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形成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教学难点 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教学过程描述】 课堂导入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天津市海河中学的郝悦老师,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三节第一课时 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本节的第二课时 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本节课程标准为: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课程标准分解: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探究导入】我们先来看一幅世界地图,绿色代表有植被分布,例如森林、草原等,黄色代表沙漠,如果由你任意选择,你最想去哪里?世界如此美丽,我想到处去看看!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自然地理景观。本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领略世界自然美景,探寻其形成与气候的关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身体验过的美丽风光,有地处祖国大西北的最美丹霞,有婉约含蓄的西湖美景;有青青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惬意,还有阳光、沙滩、椰树的海南风情;更有俯瞰神奇的牛轭湖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这些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亦是当地气候的最直观反映。 讲授新课 【概念梳理】 自然地理景观都包括有哪些要素呢?自然地理景观就是一个地方所呈现的自然风景或景色,包括植物和动物、地表形态、土壤类型、河湖特征等方面。 自然地理景观是在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气候在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气候影响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差异、分布规律和变化。 我们首先学习【气候影响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 我们说,气候在自然地理景观形成中的作用,主要通过自然地理景观来反映,而植被又是自然地理景观最直观的表现。气候首先会影响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尤其是植物。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根这一组图片。例如支柱根能起到支撑作用,须根能帮助植物找到更多的水分,呼吸根分担呼吸的任务,板根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要向高大的树干输送养料。动植物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特征会逐渐形成相应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而影响植物的气候要素主要有光照时间、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和大气成分等。 这张照片老师拍摄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如图所示,黄葛树,高大落叶乔木,生命力极强,可以遮荫,树干上的气生根在湿热环境中可下垂入土生根,形成独木成林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