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13435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第三节 海水“制碱”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4-06-0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368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制碱,PPT,31张,课件,教版,海水
  • cover
(课件网) 化学九年级下册 L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1) 纯碱或苏打 2.碳酸钠的俗名是什么? 1.碳酸钠化学式是什么?它是属于哪一类物质? Na2CO3 属于盐类物质 溶液显碱性 制取碳酸钠所需要的原料有: 氯化钠、二氧化碳 还需要:水、氨气 (媒介作用) 仅此这两种物质你认为行不行呢? 饱和食盐水 饱和氨盐水 ↓ NH3 CO2 过滤 NaHCO3 晶体 含NH4Cl 的溶液 Na2CO3 CO2 H2O NH4Cl 晶体 加NaCl 结晶 △ NaHCO3+ NH4Cl NaCl +H2O +NH3 +CO2 = △ 2NaHCO3 == Na2CO3+CO2↑+ H2O 交流共享: 1.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两者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析出?为什么?(提示:根据课本溶解度曲线) NaHCO3先析出 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 探究升级 1.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HCO3 含有NaHCO3 2.析出NaHCO3后的溶液是NaHCO3的饱和溶液吗 是饱和溶液 3.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HCO3外,主 要还含有什么物质 还含有NH4Cl 讨论分析后回答: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说:这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乙同学说:该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很大 C.丙同学説: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NH4+ D.丁同学说:结晶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没有Na+ C 实战演练: 向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研细的NaCI,同时得到另一副产品NH4CI固体。 阅读课本多识一点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氨碱法制纯碱有何缺点? 缺点是生成的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2.侯氏制碱法是如何克服这个缺点的? 优点是NaCl可以循环利用,NH4Cl可作化肥。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侯德榜 阅读本节教材内容,归纳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部分性质及用途。 1.纯碱通常情况下为 , 溶于 水。 白色粉末 易 2.碳酸氢钠的俗名是 ,是 色 状 体, 溶于水。 小苏打 白 粉末 晶 能 知识拓展 清洗餐具 蒸馒头 碳酸钠在生活中的用途 清洗蔬菜表 面的农药 清洗鱼胆的苦味 灭 火 器 碳酸氢钠的用途 制胃酸过多 反应原理: NaHCO3+HCl = NaCl + CO2 ↑+ H2O 碳酸饮料 发酵粉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进行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  A.Na2CO3   B.Ca(OH)2      C.CaO    D.NaCl A 实战演练: 实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取少量碳酸钠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思考: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实验现象:_____。 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碳酸钠____(难/易)溶于水,溶液显___性。 实验1: 碱 易 不一定 纯碱不是碱,是盐 向盛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 有大量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2: 思考: (1)由现象可知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现象是否相同? 化学方程式 CO2 Na2CO3+2HCl = 2NaCl+CO2↑+H2O Na2CO3+H2SO4 = Na2S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