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22095

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课(听赏)铁匠波尔卡 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7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听赏
  • cover
(听赏)铁匠波尔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乐曲的欣赏,体验活泼、热烈、欢快的音乐主题,培养继续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律动、演奏等方法引导学生随音乐模仿出打铁的动作和情境,并能采用不同形式感受与表现乐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加强对音乐主题旋律的记忆,能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接受别人评价时能发现自身价值,产生兴奋感和自豪感。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乐曲主题旋律的记忆上还有待加强。因此,我想在本课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在系列音乐活动中使他们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注重参与和表演。 教学重点: 体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老师的引导随音乐模仿出打铁的动作和情境,熟悉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生问好 2、观看打铁视频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看这是在干什么呢?(打铁) 他们是怎么打铁的?用什么工具来打铁的?生:锤子。 师:哦!他们是用锤子,有节奏的在敲打铁块儿。 你能模仿一下打铁的声音吗?声音很清脆(师示范) (伸出双手,左手当做打铁用的铁砧,右手代替锤子。) 师:那是什么人主要从事打铁这项劳动呢? 生:--铁匠(板书) 二、初听全曲(观看管弦乐队视频) 讲故事 师:说到铁匠那么我就有一个故事要和同学们分享了,在奥地利的小镇上有这么一座铁匠铺,(课件说明:出示课件中铁匠的图片)铁匠铺里的铁匠师傅打铁的手艺非常了得,小镇上生活的所有人家使用的铁制品都是他们亲手打造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 施特劳斯曾也是一名铁匠,正是有了生活劳动的基础,他便创作了这样一首管弦乐曲,让我们化身小铁匠,在这首管弦乐曲中寻找打铁声,并用喜欢的动作表现出来。 2、介绍曲名 师:你们的欣赏能力真强,基本上能听出清脆的打铁声,你们的心情如何? 生:很开心、很快乐 师:你们可真是勤劳能干的小铁匠们啊,你觉得给这个乐曲取个什么名字好? 师:孩子们你们取的名字都很好听,其实这首由约瑟夫 施特劳斯创作的管弦乐曲叫做《铁匠波尔卡》(板书),让我们用快乐的心情读一遍。 师:谁知道什么是波尔卡? 生答:铁匠的名字等。 师“波尔卡”是音乐的一种体裁,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这是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3、师生共跳波尔卡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波尔卡舞蹈吧。 师:我们赶紧调整坐姿,背拉直,做个神气的小铁匠。 三、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乐段“愉快的劳动” 1. A乐段的a主题。铁匠唱起了歌 师:铁匠们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听,铁匠铺里传来了动听的歌儿(师范唱)从铁匠的歌声里,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心情? 师:你们想不想唱唱小铁匠的歌呀?那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我们熟悉的这三个节奏型吧。 (板书) 师:大家看着大屏幕上的谱,我们按节奏来读一下歌词,四个十六分音符排排站的时候是读“叮叮当当”哦,男生读歌词,女生念节奏。听老师弹一遍。现在跟着老师的琴声有表情唱一唱。来,背拉直,请将你们的微笑送给我,请保持住这个状态, 加快速度演唱,轮流唱。 (3)师:铁匠的歌速度稍快,请竖起耳朵认真聆听,一起跟随音乐唱起铁匠歌。(第一乐段a旋律)(板书) 让老师从你们的声音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2.A乐段b主题。拉风箱准备工作 师:铁匠们愉快的唱完歌后,又开始干嘛呢?请听与刚才唱的旋律还一样吗? 师:打铁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打铁光靠蛮力够吗(不够),铁匠们如何将火烧旺使铁块变软更容易敲打呢。瞧,他们在拉风箱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