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41927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三年级上册4.14.什么在水中溶解得多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7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教学设计,解得,水中,4.14.,什么
  • cover
课题 14.谁在水中溶解得多. 课时 1 备课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 2.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溶解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乐于运用多种物质探究它们分别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学重点 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难点 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准备 器材:食盐、小苏打、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课件、记录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实验导入,引发思考 1.图片展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同时教师演示:取出一个盛有50毫升水的烧杯,把一小勺食盐放入水中,食盐会怎样? 2.聚焦话题: (1)如果继续加食盐,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2)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3.出示食盐图片和小苏打图片,指导学生准备食盐、小苏打等实验材料。 4.引出课题:关于溶解的秘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节课知识。】 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活动一: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 1.小组讨论提示。 2.任务要求:先将食盐分成若干小份,每次加一份,搅拌,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持续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也可以用小药勺取盐,用塑料尺子把勺子里的盐刮平,一平勺一平勺地加食盐,等第一平勺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平勺,持续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3.出示研究计划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按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适时引导。 5.出示各组实验结果统计表,老师把各组数据输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得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结论。】 活动二: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1.出示小组讨论要求:这个实验怎样做才比较公平 2.师生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 (1)两杯水必须要一样多; (2)每次分别加入两个水杯中的食盐和小苏打要同样多; (3)要同时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4)要等加进去的第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份。 (5)直到食盐和小苏打都不能再溶解了,再进行记录比较。 【通过实验,对比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谁的溶解度高,记录表格。】 3.出示称取同样多的食盐和小苏打的实验步骤: (1)首先大家用镊子把游码移到最左边,我们称为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镊子把游码的左边缘移到3克标度处; (3)左边托盘放入适量的食盐,观察指针是否在正中央,如果指针偏左,那就说明左边重,要拿掉一些食盐;如果指针偏向右边,那就说明右边重,要再放入一些食盐,经过调整,直到指针指向正中央红色刻度线。这样,我们就称量出了3克的食盐。 教师指导学生称取3克食盐和3克小苏打各8包。 【学会利用天平,巧妙地称量相同重量的实验和小苏打,保证食盐和小苏打都为3g,统一实验变量。】 4.出示实验计划: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汇报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5.研究结论: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学会用实验去证明结果的正确性。】 三、创新实践,拓展延伸 1.提出活动指向:水加热后,能溶解更多小苏打吗? 明确:水温升高,小苏打溶解的更多。 2.思考:溶解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3.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做白糖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