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43678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8.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教案+课件(2课时打包,24+2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00858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24+24,打包,课时,课件,科版
    8.3 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第1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一、教学目标 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理解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利用公式进行乘法运算; 2.在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验证公式的过程中,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感知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感悟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几何意义,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能灵活运用公式. 三、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a+b)(p+q)=ap+aq+bp+bq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熟悉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通过复习回顾熟悉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探究】 教师活动:先给出式子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然后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等式的规律,得出完全平方公式. 问题1: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p+1)2= = ; (m+2)2= = . 答案:(1) (p+1)(p+1),p2+2p+1; (2) (m+2)(m+2),m2+4m+4. 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追问1:原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1) (p+1)2=(p+1)(p+1)=p2+2p+1; (2) (m+2)2=(m+2)(m+2)=m2+4m+4; 答案:均为两个数的和的平方. 追问2:原算式中的各项与它们结果中的各项有什么关系? 答案:两个数的和的平方,恰好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 追问3:能否将发现的规律用式子表示出来? 答案:猜想(a+b)2=a2+2ab+b2 追问4:你能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推导吗? 小组合作: 1.独立思考,完成验证; 2.两人一组,交流思路,完善过程. 推导过程: (a+b)2 =(a+b)(a+b) =a2+ab+ab+b2 =a2+2ab+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两个数的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 【思考】 教师活动:先让学生分组完成,然后课件展示完整过程. 问题2:能类比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表示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吗?即:(a b)2=? 法一: (a b)2=(a b)(a b) =a2 ab ab+b2 =a2 2ab+b2 法二: (a b)2=[a+( b)]2 =a2+2a( b)+( b)2 =a2 2ab+b2 完全平方公式:(a b)2 = a2 2ab+b2 两个数的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归纳】 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a b)2 = a2 2ab+b2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思考】 教师活动:先让学分组完成,然后课件展示完整过程. 你能根据图中的图形面积说明完全平方公式吗? 小组合作: 1.独立思考,完成验证; 2.四人一组,交流思路,完善过程. 3.学生分组展示过程. (a+b)2=a2+2ab+b2 (a b)2=a2 2(a b)b b2 =a2 2ab+b2 【观察】 教师活动:先让学生思考,然后随机选人回答问题. 观察这两个公式,回答下面的问题: (a+b)2=a2+2ab+b2 (a b)2 = a2 2ab+b2 (1)积的次数和项数分别是多少? (2)两个公式中的积有相同的项吗?与a、b有什么关系? (3)两个公式中的积中不同的是哪一项?与a、b有什么关系?它的符号与什么有关? 答案:(1)都是二次三项式 (2)积中两项为a、b的平方和 (3)一项为a、b的积的2倍,符号与a、b中间的符号相同 【归纳】 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a b)2 = a2 2ab+b2 公式的特征: ①积为二次三项式; ②积中两项为两数的平方和; ③另一项是两数积的两倍,且与两数中间的符号相同; ④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单项式或多项式. 口诀: 首平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