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4922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3《老人与海》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253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老人与海,学案
  • cover
第3课 老人与海 一、整体把握 1.这篇课文按情节发展,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 点读 根据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情节,可把全文划成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后来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写老人第一次与一头鲨鱼的搏斗。 第二部分(“它咬去了大约40磅”———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写老人杀死一条鲨鱼之后的心理活动。 第三部分(“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钟头”———也许结果会很好的”),写老人与两条星鲨的搏斗。 第四部分(“下一个来到的鲨鱼是一条犁头鲨”———鲨鱼才又向他扑来”),写老人与犁头鲨的战斗。 第五部分(“老头儿看见两个褐色的鳍”———即使现在也能行”),写老人又与另两条星鲨搏斗。 第六部分(“他不愿再朝那条死鱼看一眼”———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写筋疲力尽的老人的心理活动。 第七部分(“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写老人与群鲨的搏斗。 第八部分(“船还是好好的”—结尾),写与鲨鱼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二、细部探微 2.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写得很精确细致。作者就像是一台摄影机一样,使我们在阅读此书时,将那些极为细微的动作都尽收眼底,画面感很强。文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速读课文,概述故事梗概。 点拨 从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3.桑地亚哥是海明威以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调塑造的具有浓厚象征性的硬汉典型,是海明威笔下一系列硬汉形象的发展和升华。请你阅读课文,试着分析桑地亚哥的形象 。 点拨 作为硬汉性格的最典型体现,桑地亚哥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首先具有一般硬汉所共有的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桑地亚哥在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毫不气馁,再度出海。在远海上为制服大马林鱼,周旋了三天两夜;归途中又与蚕食自己劳动果实的凶猛鲨鱼展开殊死搏斗,鱼叉丢了用刀,刀子折了用船桨,桨把断了再用舵把…… ②超时空的主体情境,赋予了桑地亚哥豪迈的人格力量。海明威笔下的许多硬汉总是活动于具体的时空,而桑地亚哥则明显不同,始终是孤零零地漂泊于浩瀚无际的大海上,先后与大马林鱼和鲨鱼展开搏斗。在这种超越具体的时空中,老人与大海及与鱼的关系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性意义:他与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类与自然、与命运相抗争的颂歌,老人的失败转化为寓言意义上的胜利,老人由此而获得了豪迈的人格力量,即如他所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③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给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和其他许多硬汉相比,桑地亚哥并没有带着悲壮的神色走向必然的失败,而是在遭受了那么多磨难之后,仍满怀信心地梦见了力量的化身———一头雄狮。 4.本文除了对事件的叙述,还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找出来,分析一下,看看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主题起什么作用。 点拨 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的作用:读了全文,可以看出老人的乐观精神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联系前边的内容可以看出,老人贫穷、老迈又孤单,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在遇到鲨鱼的袭击时,文中几次出现“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心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