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56523

变量和数据可视化 (教案)(表格式)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清华版1

日期:2025-05-1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31116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变量,数据,可视化,教案,格式,五年级
  • cover
《变量和数据可视化》 【教材分析】 清华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材介绍了Scratch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然后通过研究型学习的案例让学生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再通过真实需求背景下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使用程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所在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数据”,会将Scratch作为一个研究工具来使用,期望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后,能够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本节课的内容正是通过制作投票系统,让学生理解如何获取数据、存储数据,以及数据的变化、呈现(表达)和数据值的初始化等。在学生理解了变量的概念和掌握了投票系统的程序设计后,将mCore主控板(基于Arduino)介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板载传感器及控制模块的功能对投票程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修改,通过硬件与软件结合的实践操作对数据的呈现(表达)形式产生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近两年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已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也已经习惯了利用知识迁移来学习一种新的软件,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学、互学。通过第一单元对Scratch软件的学习,已熟悉了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程序及代码已经能够理解,他们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日益浓厚,主动思维开始急剧增长,能逐步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本节课抓住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探索、勇于尝试的特点,设计了学生易接受并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养成科学的、严谨的、研究事物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变量的概念,会新建变量,将变量的值增加1或初始化。 2、掌握数据获取的方法,理解数据变化的本质,将变量的数值可视化。 3、能够改进投票程序,利用mCore主控板使变量的数值可视化形式更加丰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 “新建变量”理解变量的概念,利用(将变量的值增加1)学会记录数据的变化,利用“将变量的值设定为0”学会如何将数据的值归零。 2、使用“柱状图”的形式来实现变量的数值可视化。 3、通过对“投票的内容”、“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呈现”三个角度的分析,利用mCore主控板的功能完成投票系统的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编程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制作简单软件来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变量的概念,用变量来记录数据的变化,会将变量的值可视化。 【教学难点】 通过对“投票的内容”、“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呈现”三个角度的分析,利用mCore主控板的功能来完成投票系统的修改。 【教学策略】 无论是杜威所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是要学生置身于社会,在生活中学习。而本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投票系统”,正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主张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氛围,用一个班级的投票系统导入课堂,通过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任务驱动,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后,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对已有的投票程序进行修改,应该借助mCore主板修改哪些部分,使学生在不断修改程序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课前,将学生按班级总人数平均分成四个小组,在黑板上书写每组的名称。课上按照各组每次完成教师下发任务的正确人数在黑板上赋分,下课前统计各组的总得分,评选出最终优胜组。 【教学环境及资源】 计算机教室、屏幕广播软件、Scratch交互课件、S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