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58146

11.2 《与妻书》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60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2,与妻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
  • cover
11.2与妻书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透过《与妻书》的字里行间,一个伟丈夫的形象立体的凸现在我们面前。他是一个革命者,“为天下人谋永福”而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面对“今日之中国”,慷慨赴死。林觉民和他一起参加广州起义英勇就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永载史册。 【教材分析】 《与妻书》是语文版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本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女士的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属于青春期初期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学习目的性强,思维的独立性强、自觉性高。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应特别注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发挥其主动作用,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方向发展。 【课标要求】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所选的作品是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的佳作,在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课文整体把握和体验,关注学生能力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评价、点拨的作用。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我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的思路。 拓展性目标 我要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豪情,我要学习“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高尚情操。 挑战性目标 我要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排比、设问、用典等多种修辞格的写法,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学习革命先驱为“大义”而舍“私情”、为国家民族利益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题目是《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与妻书》。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作者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并理解全文的结构层次。 三.导学过程 问题组 问题1:作者简介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林觉民(1887-199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幼从父学,1902年入全闽大学堂,1907年留下日本,1908年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参加同盟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11年4月应黄兴之召回国奔走于港、澳、闽,响应广州起义。于战斗中受伤被捕,从容就义,葬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广州起义前三日,与妻诀别,在香港于手帕上写就《与妻书》,又作《禀父书》,一并托友人密致家人。 问题2:这封信的写作背景.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无能,对帝国主义屈辱招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在我国南方,“中国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1911年春,奉孙中山之命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的黄兴、赵声,写信给身在日本的革命党人林文,号召旅日革命志士回国举义。留学日本东京的学生所组成的同盟会第14支部(即福建支部)经商议决定,派林文去香港与黄兴接洽,派林觉民回福建组织响应起义。林觉民由此回福建家中,与老父、妻子等家人见了最后一面(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