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59746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24.2圆的基本性质课件、教案(8份打包)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204199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版,九年级,下册,24.2,圆的,基本
    24.2 圆的基本性质 第1课时 圆及其相关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弧、弦等与圆有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探索并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及这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的圆的半径与点到圆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3.经历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合作、探究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4.感受生活中的圆,感受圆中蕴含的数学美,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形成圆的概念的过程,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 难点: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观察】 观察下列图形,都有哪些你熟悉的几何图形? 教师活动:教师PPT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全班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PPT呈现结果. 观察所给图片,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圆无处不在,圆中蕴含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 探究新知 【交流】 你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预设答案:圆的周长:C=2πr;圆的面积:S=πr2 … … 教师活动:教师在上一问题后,继续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并思考,随机选取学生回答,最后PPT动态展示. 小组交流探讨,回顾圆的相关知识,并回答. 回顾旧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操作】 小学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你能说出圆是如何画出来的吗,动手画一画. 预设答案:①用硬币画圆;②用细绳和铅笔画圆;③用圆规画圆.等等… …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可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最后教师动态呈现画圆的过程. 你能试着总结出圆的概念吗?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小组交流探讨后,选代表回答,教师汇总补充: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P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P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其中,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P叫做半径.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学生动手画图. 可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探讨,尝试总结.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交流与操作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探究】 1.从画圆的过程中,你能说出圆上点有什么特性吗? 预设答案:①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②平面内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r)的所有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圆的另一种定义: 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平面内到定点(圆心O) 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r)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对比圆的两种定义: 组内交流探讨,形成一致结论后,选代表发言 理解圆的另一种定义. 【延伸】 战国时期的《墨经》就有“圆,一中同长也”的记载. 【做一做】 下列关于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圆是由圆心唯一确定的 ②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③到定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圆 ④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答:②④. 总结: (1)圆是由圆心和半径确定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2)圆是一条封闭曲线(而不是一个圆面).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墨经》中对圆的描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概念. 通过追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并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提出问题追问. 1.圆中还有哪些元素呢?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 或“弧AB”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