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70767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第2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946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第2课时),教案
  • cover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4~75页的例2和“想想做做”。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入手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几何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能更好地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流程一:引入新课 1.复习:出示线段图,提问:你能说说通过线段图,看出了哪些信息吗? 指名口头列式解答。 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什么策略吗?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板书课题: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流程二:探究新知 1.弄清题意 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依次贴出题目中的3个条件和1个问题。 提问:这3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之间有直接关联?(黄花和绿花) 谈话:为了将题中三种花的数量关系表示得更加清楚,可以画图表示这里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觉得应该先画表示哪种花朵数的线段? 明确: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绿花的朵数。(课件演示) 提问:画出表示绿花朵数的线段之后,接着画表示哪种花朵数的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明确:根据条件中数量间的关系,这条线段的长度应该是上一条线段的2倍。(课件演示) 提问:最后,怎样画表示红花朵数的线段? 明确:这条线段应该比表示黄花朵数的那条线段稍长一些。(课件演示) 谈话:现在线段都画好了,但是还缺少一些数据,你会填写吗? 请学生在书上第74页填写线段图中缺少的数据,指名核对结果。 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现在看着线段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道题目的意思吗? 小组讨论: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想到什么? 小结:根据前两个条件,我们可以先求出黄花的朵数。 (板书:黄花的朵数) 提问:知道黄花的朵数后,怎样求红花的朵数呢? 板书:红花的朵数 3.尝试解答 提问: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吗? 引导学生说出:根据“绿花有12朵”和“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这两个条件,可以先求出黄花的朵数,再根据黄花的朵数和“红花比黄花多7朵”这个条件,就可以求出红花的朵数。 谈话: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书上第74页上。 展示几个学生的做法,进行适当点评。 改变条件,出示“红花比黄花少7朵”,请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 (1)现在题目中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线段图应怎样修改? (3)你打算从哪些条件想起,先算出什么,再联系什么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 (4)在小组内完整地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指名几个小组汇报后,学生独立解答。 4.对比两个题目 提问: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相同之处都是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都要先求出黄花的朵数,不同之处是第三个条件不同,要求红花朵数的算式就不相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5.反思总结 组织讨论:当题目中出现三个数量时,怎样才能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明确:用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数量关系。 提问:怎样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三个条件,求出最后的问题? 明确:一般先找出有直接关联的两个条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先求出一个数量,再联系题中的第三个条件解决所求问题。 ▍流程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1)小题图,请学生说说线段图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