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77032

第10课《竹节人》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71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课,竹节人,课时,练习题,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10课《竹节人》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叉腿(chā) 差不多(chà) B.一绺(lǚ) 人头攒动(cuán) C.咋呼(zhā) 手一拂(fú) D.模样(mú) 叱咤风云(chà) 2.对文章《竹节人》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统领全文。 B.全文围绕“迷”这个词展开。 C.竹节人受到老师的喜爱,说明老师让自己玩有私心。 D.“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表现了老师威严的形象。 3.《竹节人》一课中作者在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并没收,说明老师( )。 A.不喜欢竹节人,讨厌竹节人扰乱课堂纪律。 B.故作严肃态收取竹节人,体现出老师对竹节人的喜欢。 C.是个没有爱心的人。 4.下列加点词与“他俩心头的疙瘩解开了”中的“疙瘩”意思相同的是( ) A.竹节人就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B.我家养的小猫很淘气,经常把妈妈缠好的毛线给弄成一个疙瘩。 C.经过一番开导,她心上的疙瘩终于化解了。 D.奶奶告诉我桌上有一疙瘩蛋糕,让我赶紧吃掉它。 5.下列对《竹节人》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这句话是对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表现出了竹节人受欢迎的程度。 B.“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表现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C.“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这句话是说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受到志趣的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D.“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豁口既宽且长,大词小用,极力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弄丢毛笔,实际是把买来的毛笔用来做竹节人了。 ( ) (2)竹节人的动作是听我们指挥的。 ( ) (3)“下课了,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 ) (4)“我跟同桌相视一笑”是因为我们看到老师喜欢竹节人,心里得到认可而窃喜。 (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①“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了_____;桌面上的裂缝“像黄河长江”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 ②以教室里某一个设施为描写对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 _____ (2)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又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①句子中“_____”表现了竹节人威风凛凛的气势;“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表现了竹节人的威风凛凛。 ②用“……跟……差不多”仿写一句话。 _____ _____ 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竹节人》选段 ①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②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