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93294

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66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课,牛郎织女(二),课时,练习题,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节俭(jiǎn) 依偎(wèi) 富丽堂皇(huáng) B.衰老(āi) 泰山(tài) 石缝(fèng) C.珊瑚(shān) 礁石(qiáo) 箩筐(kuāng) D.执拗(niù) 玉簪(zān) 发誓(shì) 2.《牛郎织女》一文记叙的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事情发展的顺序 3.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老牛的死和临终的嘱托,为牛郎披牛皮飞上天空埋下了伏笔。 B.王母娘娘无情地把织女抓走,并划一道天河将牛郎与织女隔开。 C.织女知道自己和王母娘娘抗争也没有用,只好妥协了。 D.最终王母娘娘允许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4.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  ) “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 A.话未说完。 B.说话时断断续续。 C.引文的省略。 D.重复词语的省略。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牛郎受兄嫂虐待直至被赶走。 ②牛郎织女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③牛郎得到老牛的指点,与织女结为夫妻。 ④牛郎织女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每年只能见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6.按要求写句子。 (1)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划出了一条天河。(写一个含有两个连续性动作的句子) (2)补充句子。 ①看到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我就想到 。 ②姥姥的剪纸真是 。 (1)把“镇定”和“慌张”两个词放在一个句子里。 (2)小兔子骑在老牛背上。(扩句) 7.表达交流。 (1)有人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里,在葡萄架下面能听到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的谈话。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谈到未来的生活: 织女说:“_____ _____。” 牛郎说:“_____ _____。” (2)有人说,王母娘娘抓走织女是为了维护天规,主持正义。也有人说,织女在王母娘娘的压迫下,敢于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值得称赞的。对此,你是怎么想的?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3)你一定读过不少民间故事吧?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将故事梗概简单介绍一下。 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①再说天上,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罚她们,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②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8.第①段中“到底”一词可用书面语_____词替代,“尤其”一词表明_____;“竟”字则强调王母娘娘对_____ _____ 9.第②段中“亲自”一词表明_____ _____。 10.第①段与第②段中都有“恨”字,第①段中的“恨”是指_____第②段中的“恨”则是指_____ _____。 11.读了这段文章,你对王母娘娘这个人物作何评价? (二)课外阅读。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 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