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波、族、民、度、敲、龙、驶、容、踩、碗、祝、福、健、康、寿”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忘、泼、度、龙、炮、穿、向、令”8个汉字。会写“难忘、泼水节、一年一度、四面八方、龙船、花炮、欢呼、人群、欢乐、柏树枝、多么”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指定的词语,用连贯的句子讲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并说一说这个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准备】 视频、ppt、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民、度、敲、龙、驶、踩”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龙、向、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1-3自然段内容,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热闹场面。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了解泼水节 1.板书“泼水节”,初知“泼水节” (1)齐读“泼水节”,学习生字“泼”,跟着老师书空。 (2)提问:你了解泼水节吗 师介绍泼水节的由来。 (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认读生字“族”“民”,读好词语:“傣族人民”。 2.观看视频,初读第1自然段 (1)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呢?请看视频。 (2)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度 3.补全课题“难忘的”。 (1)引入:“难忘”是什么意思 (2)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有让你难忘的事吗 说说难忘的原因。 (3)齐读课题,教师引入:究竟是怎样的泼水节令人如此难忘呢 让我们走进1961年的西双版纳,去见证这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巡视,提示读书不规范的孩子,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标记自然段。 2.全班交流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学生词语认读情况,引导归类识字。 (1)出示第一组词语: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一条条、一串串 引导学生齐读词语,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并认识叠词,感受叠词的作用。 (2)出示第二组词语:铺上、盛满。 ①引导学生做做"铺地毯”的动作,理解“铺”的意思。 出示词语:床铺、商铺。指导:在这些词语里“铺”还能读pu吗 我们在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里学习了火车票上的“铺”,读作pù,这些词语里面也要读pù。 引导学生借助以往生活经验判断,“铺”作名词读pù. ②引导学生正确读出句子里的多音字。出示句子: 他一手端着盛(chéng)满清水的银碗,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每年盛(chéng shèng)夏,爷爷都会用盛(chéng shèng)满水的大缸种植荷花。 教师提示:“盛”在这里是装的意思,要读作(chéng),我们平时还会说“盛饭”。 (3)出示第三组词语:敲着、踩着。 ①教师引导:指名读词语,说说读词后的发现。 ②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等),引导学生了解“敲”和“踩”都是形声字。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情感 1.读了课文,傣族人民年年都过泼水节,为什么今年(1961)特别呢?你觉得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呢 (总理来了) 2.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2自然段,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把为什么“难忘”或“特别高兴”说清楚。(板书:一起过) (2)再读2自然段,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随机指导。 预设1:那天早晨,人们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