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97316

8、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导学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20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火柴,小女孩,第一,课时,导学案,格式
  • cover
课 题 8、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 时 第 1课时 备课人 单 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重点难点 感受卖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学习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安徒生重话故事》 学习方式 学 案 导 案 自 主 学 习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爱读童话故事吗 你们都读过那些童话故事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的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名作《卖学习兴趣。火柴的小女孩》。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读后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样的句子来评价小女孩的命运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读后汇报。 (1)检查自读情况:读一读你觉得最难读的句子,然后选- -两句读给大家听。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用什么样的句子来评价小女孩的命运 4、师提炼:小女孩处境可怜,命运悲惨。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画出句子后,试着把这些句子读好。 2、学生自由研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合作,汇报交流。 引发矛盾,深入探究。 1、大家都说小女孩的命运悲惨,但是课文中最后三节却写到了她的快乐和幸福,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把课文最后三节默读一遍,想一想这个问题。 2、学生自读,思考。 3、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 4、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五、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感人的故事。(播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录像片段) 六、质疑问难。 1、刚才大家读了这精彩的童话,现在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吗 2、学生自由提问,全班合作解决。(有价值的且无法马上解决的,师予以归纳,留待下一节课讨论) 由孩子们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引入课题,使学生产生知识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读为主线,提纲挈领,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一部分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读读一-议议的方式,培养孩子们阅读的独特性和思维的求异性。 使学生在读、悟、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 促进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 写 展 示 合作朗读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课 堂 回 顾 这节课学习了一个凄美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也让我在教学中感受到了女孩的可怜与可爱,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相 关 链 接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当堂达标测试题 一、根据课文内容用横线恰当连接词语: 幻想         渴望    现实 美丽的圣诞树     温暖    冻死 慈爱的奶奶      欢乐    痛苦 喷香的烤鹅      疼爱    寒冷 美好的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