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502146

2、走月亮 表格式导学案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19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月亮,格式,导学案
  • cover
课 题 2、走月亮 课 时 2课时 备课人 单 位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鹅、卵”两个生字,我会写13个生字。我能正确读写“鹅卵石、风俗、跃出、稻穗”等词语。 我能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我能够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重点难点 我能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能够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的资料,制作相关资料卡 学习方式 学 案 导 案 自 主 学 习 导语: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走月亮》,感受浓浓的亲情。 一、朗读关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 2.我能把课文读得 (请选择): 正确□ 流利□有感情□ 3.读课文,我知道:课文写了“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地方走月亮。 4.读了课文题目,我的疑问: 二、基础关 (一)读一读,写一写。 é luǎn shí fēng sú tiào yuè ( ) ( ) ( ) zhuāng jiɑ chán rào qiān shǒu ( ) ( ) ( ) 二、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风俗(sú gǔ) 稻穗(huì suì) 三、比一比,再组词。 牵( ) 填( ) 饿( ) 奇( ) 镇( ) 鹅( ) 四、选词填空。 明亮 柔和 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 铺满 洒满 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 )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运载 搬运 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 )许多新鲜的花瓣。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地面高低不平。(    ) 2.形容光忽隐忽现。(   )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写作思路。 1.自学生字,指导书写难字。 2.读通读顺课文。 3.自读,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对本课的重点词语鹅卵石、风俗、跃出、稻穗、坑坑洼洼等做重点的讲解。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行仿写,写出对家乡的思念。 合 作 探 究 三、探秘关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 牵着 的手,在 月光下散步的场景。 2.“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3.探究:如何理解“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 读 写 展 示 四、展示关 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 课 堂 回 顾 五、总结关 通过本课学习,我的收获: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相 关 链 接 《浮生六记》所记的“走月亮”,是以前江浙一带的一种风俗,即“吴俗”,指年轻妇女们在中秋之夜的月光下“结对而游”,以祈求美好的生活。而“我”写这篇《走月亮》,只是借用了“走月亮”三个字,并把地点放在苍山脚下洱海边,来歌唱母爱深情,以及和母亲“走月亮”的温暖与快乐,并非描写一种民族风情。 读一读,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当堂达标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汉字。 táo qì é luǎn shí kēng kēng wā wā zhuāng jià ( ) ( ) ( ) ( ) fēng sú jiāo guàn dào suì yín tǎn shǎn shuò ( ) ( ) ( ) ( ) ( ) 二、辨字组词。 牵( ) 填( ) 饿( ) 奇( ) 镇( ) 鹅( ) 三、写出反义词。 喜欢( ) 新鲜( ) 奇妙( ) 坑坑洼洼( ) 四、写出加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1. 月盘是那么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 ) 2.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 五、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