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3、现代诗二首 课 时 第1课时 备课人 单 位 学习目标 1.我能用“加一加、熟字加偏旁等”方法认识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归巢、芦苇、霸占”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 我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4. 我能掌握诗歌的特点,初步学写现代诗。 重点难点 1. 我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 我能掌握诗歌的特点,初步学写现代诗。 学习准备 课前预习诗歌。 学习方式 学 案 导 案 自 主 学 习 导语: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一、朗读关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 2.我能把课文读得 (请选择):正确□ 流利□有感情□ 3.读课文,我知道:《秋晚的江上》描写了一幅倦鸟 、斜阳 的画面。 《花牛歌》中描写了 、 、 等景物。。 4.读了课文题目,我的疑问: 二、基础关 (一)读一读,写一写。 guīcháo lú wéi bà zhàn ( ) ( ) ( ) yā biǎn ( ) dōng mián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渡( ) 倦( ) 坐( ) 度( ) 卷( ) 座( ) 三、想一想。 1.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 2. 《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四、我会填。 1.归巢的鸟儿, 。 2.花牛在草地里坐, 。 五、我的疑惑: 通过读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和同学探讨: 疑问一 : 疑问二 : 疑问三 :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写作思路。 1.自学生字,指导书写难字。 2.读通读顺课文。 3.自读,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重点指导“巢.眠.霸”的书写。 抓住重点词语“归巢、驮着”来理解课文,感受夕阳入江,鸟儿归巢的画面。 抓住诗歌重点语句,可以感受作者语言表达准确的特点,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引导学生找出句子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学习修辞手法的作用。 合 作 探 究 三、探秘关 (一)自由读《秋晚的江上》 1.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通过观看课文配图,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第一小节: (1)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3“驮”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呢? (三)自由读第二小节: (1)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想一想: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从“掉”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自由读诗歌《花牛歌》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4)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学生朗读,感受诗情 读 写 展 示 四、展示关 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课 堂 回 顾 五、总结关 通过本课学习,我的收获: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相 关 链 接 刘大白(1880—1932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辛亥革命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