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517689

3 项目学习活动: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讲义

日期:2025-11-2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67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项目,学习,活动,结晶水,含量,测定
  • cover
学科 化学 课题名称 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结晶水合物受热能够失去结晶水,硫酸铜晶体(蓝色)在110℃开始失去部分结晶水,15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生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650℃硫酸铜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 CuSO4·xH2O CuSO4 + xH2O CuSO4 CuO + SO3 式中:m1=m(CuSO4·xH2O),m2=m(CuSO4) 二、实验仪器和装置 1.瓷坩埚、坩埚钳、泥三角 瓷坩埚用于加热或灼烧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应放在泥三角上进行。热的瓷坩埚及坩埚盖取放时要用坩埚钳。 2.干燥器 干燥器用于保存干燥的物质。由普通厚玻璃制成,内有带孔瓷板,玻璃盖与容器应与磨砂面保持吻合。容器内下部装有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碱石灰、浓硫酸等)。 脱水后的白色CuSO4粉末和坩埚要放在干燥器里进行冷却,因为CuSO4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在空气中会重新吸水形成水合物。 【知识拓展】 化学干燥剂脱水原理分为两种: ①与水可逆地结合生成水合物,如氯化钙、硫酸镁等; ②干燥剂与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注意:选用干燥剂时,必须注意不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溶于被干燥的物质中。 三、实验 1.实验操作 (1)研磨:在研钵中用研棒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2)称量:准确称量干燥的瓷坩埚的重量,并记下瓷坩埚的质量m0,并用此坩埚准确称取一定质量已研碎的硫酸铜晶体,并记下坩埚钳和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1。 (3)加热:加热晶体,使其失去全部结晶水(由蓝色完全变为白色)。 (4)称量: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并记下瓷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质量m2。 (5)再加热、再称量至恒重:把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放入干燥器里冷却后再称量,并记下瓷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到两次称量的质量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 (6)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求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_____ 2.恒重操作 方法: _____ _____。 意义:_____。 影响实验误差的其他因素:称量的准确性;晶体加热时是否飞溅;加热是否过头;硫酸铜晶体中是否含有杂质;仪器本身等。 3.注意事项 (1)晶体加热后先放在石棉网上稍冷却,之后一定要放在干燥器内冷却,以保证无水硫酸铜不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2)晶体要在坩埚底上摊开加热,有利于失去全部结晶水。 (3)加热时间不充分、加热温度过低(未全变白),都会使晶体的结晶水没有全部失去。 (4)加热过程中,应慢慢加热(可改垫石棉网),以防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晶体溅失。 (5)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硫酸铜少量分解。 【答案】 完成第一次加热、冷却、称量后,再进行第二次加热、冷却、称量……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g(电子天平的最小感量)为止 确保硫酸铜晶体全部变为无水硫酸铜 【练习】 1.以下关于坩埚的使用,错误的是( ) A.加热时,应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 B.取放、移动坩埚时应使用坩埚钳 C.坩埚加热时,要盖住坩埚盖不留空隙 D.热的坩埚放在桌面上应垫有石棉网 【难度】★★ 【答案】C 2.以下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胆矾晶体,开始用小火,后逐渐加大用大火加热 B.加热、冷却、称量重复两次即是恒重操作 C.加热后的冷却必须放在干燥器中 D.加热时发现晶体爆溅出坩埚,则估计再加一些 【难度】★ 【答案】C 3.在胆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中,必须用天平测定的质量是( ) ①胆矾的质量 ②无水CuSO4的质量 ③瓷坩埚的质量 ④结晶水的质量 ⑤瓷坩埚+胆矾的质量 ⑥瓷坩埚+无水CuSO4的质量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③、⑤和⑥ D.①、⑤和⑥ 【难度】★★ 【答案】C 四、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误差分析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因变量x值m(CuSO4)m(H2O)称量的坩埚不干燥—晶体表面有水—晶体不纯,含有不挥发杂质—晶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