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化学反应速率同步测试 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共17题) 1.实验探究H2O2分解速率影响因素。H2O2浓度在不同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实验分组及反应条件分别为: 分组 温度/°C pH c(Mn2+)/mol·L-1 ① 60 ≈7 0.00002 ② 60 12 0 ③ 60 13 0 ④ 60 11 0.00002 ⑤ 70 13 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④说明中性条件下,少量Mn2+对H2O2分解的影响不大 B.实验②、③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大 C.实验③、⑤说明温度升高可以增大H2O2分解速率 D.实验④反应0-40min时的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225mol·L-1·min-1 2.已知某反应aA(g)+bB(g) p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起始浓度/(mol·L-1) 3.0 1.0 0 2s末浓度/(mol·L-1) 1.8 0.6 0.8 则上述化学方程式中a∶b∶p为A.9∶3∶4 B.3∶1∶2 C.2∶2∶3 D.3∶3∶4 3.下列措施对改变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 A.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温度和容器容积一定时,增加氮气的量,能增大反应速率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加入NaCl溶液,不会改变反应速率 C.K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加人KCl固体,将加快反应速率 D.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改用98%的浓硫酸将加快H2的生成速率 4.研究表明与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催化剂为 A. B. C. 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摩尔盐的制备中用少量酒精洗去硫酸亚铁铵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先检漏,不需干燥就可使用 C.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的关系来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D.(NH4)2Fe(SO4)2溶液、AgNO3溶液均可成功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6.反应(l)+2H2(g)(l) ,可以通过两步实现,已知第①步反应速率比第②步反应慢。 ① +H2(g) ②+H2(g) 下列示意图能体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7.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50min时,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min) 8.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措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不利影响的是 A.在钢铁表面喷涂油漆 B.将吃剩下的饭菜放入冰箱储存 C.水坝铁闸门连接直流电源正极 D.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铁触媒 9.在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C(s)+CO2(g) 2CO(g),下列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个数有 ①增大容器体积;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④增加C的量;⑤缩小容器体积 A.3个 B.2个 C.1个 D.4个 10.将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分别与足量的镁条反应(忽略镁条表面积差异),测得恒容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盐酸与镁条的反应 B.开始时,盐酸与醋酸c(H+)相等 C.0~100s,醋酸的c(H+)下降更快 D.较长时间后,容器内压强基本相等 11.下列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 B.实验室制少量CO2 C.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12.Burns 和Dainton研究发现Cl2与CO合成COCl2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Cl2(g) 2Cl· (g)快; ②CO(g) + Cl· (g) COCl· (g)快; ③COCl· (g) + Cl2(g) COCl2(g) + Cl· (g)慢。 其中反应②存在V正= k正c(CO)c(Cl·)、V逆= k 逆c(CO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反应②的k正、k逆均不发生改变 B.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 = C.升高温度反应②的k正增加,k逆减小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并提高COCl2的平衡产率 13.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g)CO(g)+H2(g)+13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