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521505

北京课改版七上 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基础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892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京,答案,训练,基础,吸收,质的
  • cover
北京课改版七上 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 1. 下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关于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①是肝脏,是体积最大的消化腺 B. ②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C. ③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只能消化糖类 D. ④是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2. 丽丽在吃杨梅时将核咽了下去,杨梅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A. 口腔 咽 胃 大肠 食管 小肠 肛门 B. 口腔 食管 小肠 胃 咽 大肠 肛门 C.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D. 口腔 小肠 胃 咽 食管 大肠 肛门 3. 人体在发烧的时候,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 所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 B. 胃肠蠕动减慢 C. 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 体温超过 ,消化酶的活动受到影响 4.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消化道都具有消化功能 B. 糖类都可以直接吸收 C. 消化和吸收都在小肠 D. 胰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5. 胃是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之一,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胃上连食管,下接大肠 B. 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C. 胃只有消化的功能 D. 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氨基酸、脂肪酸 6. 人体的口腔和小肠都属于器官,二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A. 都是食物消化的场所 B. 都是营养物质吸收的场所 C. 都有消化腺导管的开口 D. 都可以进行淀粉的分解 7. 如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 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不变蓝色, 号试管变蓝色 C. 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对淀粉进行了物理性消化 D. 该实验无法说明 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8. 消化道内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 肠液 B. 胃液 C. 胆汁 D. 胰液 9. 如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管各段时,其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表示未被消化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的含量,横坐标表示消化管的各部分,则 、 、 依次代表的是 A. 淀粉、蛋白质、脂肪 B. 脂肪、淀粉、蛋白质 C. 淀粉、脂肪、蛋白质 D. 蛋白质、脂肪、淀粉 10. 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管内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 A. 口腔、小肠、胃 B. 口腔、胃、小肠 C. 胃、小肠、口腔 D. 胃、口腔、小肠 11. 在试管内加入 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 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 的温水中 ,发现食用油消失了。则“ 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 A. 唾液、胃液、胆汁 B. 胃液、胆汁、胰岛素 C. 胆汁、胰液、肠液 D. 胰液、唾液、胃液 12. 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 食道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13. 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A. 水、无机盐、维生素 B. 水、淀粉、维生素 C. 蛋白质、水、无机盐 D. 淀粉、水、脂肪 14. 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A. 唾液腺、肝脏、胰腺 B. 肠腺、胰腺、胃腺 C. 唾液腺、胃腺、肝脏 D. 肝脏、胰腺、肠腺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5.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豆子、猪肉、花生、红枣等。据图回答问题: (1)糯米中的淀粉,从消化管的[ ]口腔开始消化,由[ ] 分泌的消化液,将部分糯米分解成麦芽糖,因此细细咀嚼会感到有点甜。 (2)肉粽中的蛋白质在[ ] 内被初步消化,在⑦内最终被分解成 。 (3)花生中的脂肪,先被[ ]分泌的胆汁乳化,最终被分解成 。 (4)粽子被消化后,这些营养物质主要通过⑦ 吸收,与⑦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写出一点)。 答案 1. C 2. C 3. D 4. D 5. B 【解析】胃上连食管,下接十二指肠,A不正确;胃壁内有许多胃腺,其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正确;胃可以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