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2443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4106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并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1.在崎岖(qū qǔ)的山路上,五壮士用shǒu liú dàn( )顽强抗敌。把rì kòu( )引到了狼牙山顶峰,他们yì lì( )在顶峰,脸上露出胜利的xǐ yuè( )。 2.穿着漂亮yī shɑnɡ( )的姑娘们在lǜ tǎn( )似的草原上跳着舞,她们的脸上露出羞涩(sè shè)的wēi xiào( )。 二、给下列字加上部首组字成词。(4分) 昔: ( )月 ( )书 珍( ) ( )误 单: ( )鸣 ( )琴 ( )娟 鸡毛( )子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语。(5分) 心( )神往 婆娑起( ) 排山( )海 ( )色欲( ) 襟( )带( ) 大( )南( ) 1.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 2.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 四、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 2.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2.《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 — 痛歼敌人 — 诱敌上山 — 顶峰歼敌 — 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 3.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 六、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诗词句。(6分) 1.清晨的夏夜,我信步来到河边,听取蛙声阵阵,嗅风儿吹来的稻花香,真是 , 。 2.诗人与朋友喝完酒,约定重阳节时前来赏菊花,这真是: , 。 3.即使自己地位低微,他也在心里牢记要忧国忧民,这就是: 。 4.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征战沙场,真的是:捐躯赴国难, 。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将句子换种说法,句意不变。) 2.国旗,我凝视您,想到先辈们为革命浴血奋战的身影;国旗,我凝视您,想到 ;国旗,我凝视您,想到 。(用“凝视您”,写抒发爱国情怀的排比句。) 3.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修改病句) 八、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3+4=7分) 1.《七律·长征》是 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 和 。 2.《花之歌》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 的鲜明形象, 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体感悟: 。 九、阅读《草原》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6﹢4﹦11分)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1.文段中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词语是: 。 2.读文段中画“ ”的三句话,回答问题:第一、二句作者发挥想象,运用 的 修辞手法写看到的美景。其中,“无边的绿毯”指的是 ,“白色的 大花 ” 指的是 ,“中国画”指的是 。第三句写的是 作者看到美景后的 ,表达了 之情。 3.作者把写景和感受融合起来,这样写的好处是: 。 十、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4﹢3﹢2﹢4﹦13分) 窗外,是个清新烂漫的世界。清凉如水的微风,追赶着金色的黎明,草叶上酣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