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35527

第13课《桥》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71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3课,课时,练习题,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狂奔(bēn) 吞没(tēn) 搀扶(chān) B.似的(sì) 狞笑(níng) 折回来(zhé) C.放肆(sì) 祭奠(diàn) 蹿上来(cuān) 2.下面四句话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 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D.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3.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下列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形象地写出了老汉的威严、镇静。 B.老汉长得高大,在雨中站得很稳,就像一座山一样。 C.老汉的形象与村民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D.老汉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4.《桥》在最后才点出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对这样写的好处解释最正确的是( ) A.巧设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悬疑性 B.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巧设悬念,突出浓浓的父子亲情 D.巧设悬念,形成强烈的感情冲击扣人心弦,突出老支书不循私情的形象。 5.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桥”为题,点明了老支书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巧的桥梁。 B.“桥”既是现实生活中的桥,也是生命之桥,是让全村人逃难的希望之桥。 C.以“桥”为题,歌颂了老支书的伟大与无私,歌颂了共产党员为人民奉献的崇高理想,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 D.以“桥”为题,设置了悬念,突出了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赞美了桥的伟大。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桥》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_____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以及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_____,把_____,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2)读了《桥》这篇文章,我非常激动,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_____,文中的“老汉”在关键时刻_____,行为十分感人。他为人民_____,犹如一座丰碑,永驻在人们心中。(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7.按要求完成练习。 (1)你还算是个党员吗?(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 _____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 ②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 (3)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上面句子中把老汉比作_____,表现了老汉的_____、_____。这与人们面对山洪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_____”的表现形成了对比,同时也说明了老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人们心中的_____ _____ _____ 8.按课文内容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再回答问题 (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呻吟。 (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 )近一米高的洪水路面上跳舞了。 (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咆哮而来,势不可挡。 ①上面的句子多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当时的环境,渲染了紧张气氛。 ②“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 _____ _____ 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桥(节选)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出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