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42928

识字2 树之歌 导学案(表格式 2课时)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180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识字,之歌,导学案,格式,2课时
  • cover
导学案设计 2 树之歌 课题 树之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掌握8个木字旁的生字;朗读、背诵儿歌;初步了解树木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生字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名句导入,引出课题(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课后最后一题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并理解句子的意思。 2.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句子,引出课题“树之歌”。 1.朗读句子,要读准字音,了解句意。 2.自由朗读句子,齐读课题“树之歌”。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句子的相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识记字词(用时:25分钟) 1.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树。 2.要求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活动,认读11种树的名字,出示合作提示: (1)组长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带有11种树的名字的字条,组织学生自我检测。 (2)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3)组长针对同学圈出的生字再次指名读词,要让每个同学认识所有的生字。 3.课件出示植物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展开认树游戏,巩固11个词语。 4.在课件中放大11个词语中的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小树上的字组词、造句。 6.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听读:思考并圈出11种树的名字。 2.根据老师提出的小组合作提示,展开互助学习活动。 (1)逐一认读识字条上的11个词语,圈出读不准的生字或词语。 (2)如果认识同伴圈出的字词,就大声示范并领读,如果遇到小组同伴都读不准的字词,就到课文中或认字表中查找音节,拼一拼,读一读。 (3)认读生字,相互纠正,将每一个词语都读准。 3.做游戏,认词语。 4.读字,说出自己识记这个生字的好方法,就可以得到这棵小树(图片)。 5.读出小树上的字,组词、造句。例如,杨 杨树 小区门口有一棵杨树。 6.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1.要关注学生的预习成果,重点针对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展开学习,增强识字实效。 2.重点正音:“杉”是翘舌音,“松”是平舌音,“桦”读四声huà。 3.这11个词语中的生字大部分是木字旁的字,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集中识字。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元化识字,比如用字理识字法记住“杉”;用对比识字法区别“桂”与“挂”;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枫”“桐”;用编字谜的方法识记“松”———一个老公公靠在树上。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 “杨、桐、枫、松、柏、棉、杉、桂”,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的注意点。 3.范写生字,重点讲解木字旁的书写要点和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领。 4.指导学生临写,并巡视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观察并交流:这些生字都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是左右结构。 2.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的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4.先临写一个,再练写两个,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 5.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不足,并改正。   学生往往追求写,忽视了对生字的观察,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老师的范写,多观察书上的生字,练写后还要对照老师展示的作品观察自己的书写,从中积累经验。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的写字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