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70626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7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质的,格式,教案,物理性质,一些,认识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物质的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属性 能力目标 并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学会用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情感目标 经历探究物质导电性、导热性的过程了解物质属性的应用和队科学技术的影响,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一些基本属性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多数学生对磁卡、硬盘等期间,接触较少,缺乏刚性知识。所以让学生知道物质属性的广泛应用,真正体会重要性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活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 教具 连接好的电路套件、铅笔芯2根、橡皮擦、木筷、金属片、水、糖水、盐水、烧杯、带磁铁的小车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授课(一)物质的导热性新授课(二)物质的磁性性新授课(三)物质的导电性总结 播放:课前布置的预习实验(物质的导热性)视频提问:为什么不同物质从沸腾的水拿出来的温度不一样。解释:因为物质的导热性不同。解释:勺子等属于热的良导体木筷和吸管属于热的不良导体提问:生活中那些应用了这个属性呢?(课堂活动)演示:用吸铁石吸引铁勺提问:为什么这个物体可以吸引铁勺呢?解释: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物质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演示:两架小车(自制吸铁石小车)相互吸引和排斥(演示采用手机直播的形式投影在屏幕)解释: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提问:指南针为什么可以指示方向呢?解释: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和地球有相互作用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磁性ppt展示相关图片播放创新实验:石墨导电视频探究实验探究内容:比较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器材:电路套件一套,铜丝、塑料尺、木筷、吸管、橡皮、铅笔芯、纯水、盐水、糖水和自己带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将铜丝、塑料尺、木筷、吸管、橡皮、铅笔芯、纯水、盐水、糖水等各种材料分别接入电路中。2.观察小灯泡的亮暗。3.记录实验数据实验要求:观察哪些物体能接入灯泡发光,哪些物体接入使灯泡不发光(教师用电子设备将学生实验中的创新点和实验规范拍摄同屏在PPT上)实验突发问题:纯水是能够导电的,但是实验中学生的纯水能够让小灯泡发光,此时教师需要解释。教师实验:探讨HB铅笔和2B铅笔导电性的强弱。不同点:用电流表观察指针偏转的角度判断。教师总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介绍:生活中的导电性的应用(石墨粉、绝缘手套)提醒: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ppt展示:用图片说明物质的导电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安全小提示:1.不能用沾有水的手去触摸差点2.人触电情况下应该怎么处理。提问:物质的属性:导电、导热、磁性,分析电熨斗的物理属性生活中你们还认识物理的属性。课堂检测:电熨斗及相关检测题 学生课前根据实验报告做实验并且录制视频学生齐读127页黑体字并理解学生辩一辩学生观察思考学生笔记学生观察现象学生思考并且观看微课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分组做实学生回答实验结果:3.请同学把灯泡发亮的物体拿到讲台上展示接入电路小灯泡发亮)物体有 接入电路中灯泡不发光)的物体有 4.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谈谈其应用,填写课本上的表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解决办法 教学前置,通过家庭实验,学生对本节课物理属性的了解培养学生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让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问题让学生有探究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总结出物质的导电性,总结自己的规律,加强记忆,也能知道只要自己去探究很多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