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平线交响曲》 教材分析: 《地平线交响曲》又名《第二交响曲》,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新生代比较具有代表性作曲家叶小纲先生创作的。作品构思于1984年,创作于1985年,当时,作曲家应邀参加澳大利亚举行的亚洲艺术节和亚太地区作曲家代表大会。第一次坐飞机,从飞机上往下看,感到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得很美,由此产生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之情,从而产生了强烈感慨,于是决定创作一部表现星球壮美的作品,用来表现心胸的开阔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豪情。 作品中既有女高音、男中音的人声演唱,同时还出现交响乐队演奏,是一部为女高音、男中音和交响乐队而作的单乐章交响曲。 作品气势宏大,旋律优美,结构紧凑,被中华文化促进会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教学目标: 1.欣赏《地平线交响曲》,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叶小纲,通过聆听、探讨、分析,了解现代音乐作品的特点。 2.通过聆听音乐,运用哼唱等教学手段从而了解作品中、西方创作手法的融合之处,体验及感受作曲家叶小纲的音乐创作技法上继承性与创新性、个性化与多元化等现代风格特征。 3.在感受音乐,分析音乐、体会音乐的过程中,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对地球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对梦想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曲家在创作中东西方融合———洋为中用的创作原则。 2、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教学工具: 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第一部分 1、导入语 2、聆听(开头———2:35左右)比较感性的 问生捕捉到了什么? “人声” “乐队” ———乐队与人声交替进行” 是属于人声分类中的哪一种? “女声” “男声” ———女高音” “男中音” 中音在唱什么呢?你有注意其中的歌词吗? 歌词“ong ma ni bet ne ong” ———宗教 神秘感 我们捕捉到的东西还真不少,那老师想问这个作品你听起来独特吗?是我们以前听到的那种非常严谨、规范的作品呢?还是说是非常有个性的,充满现代气息的作品呢? 3、根据整体风格,你觉得这部作品是一部具有古典风格的作品还是现代风格的作品? (设计意图:从初次聆听引子部分,听出乐队、人声的交替到聆听人声分类以及男声所唱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这首作品的独特性,从而引出下一内容,这首作品的风格以及点出题目) 4、现代风格作品,揭题《地平线交响曲》又称《第二交响曲》,作品有女高音、男中音、还有交响乐队,我们通常所说的交响曲一般有几个乐章?(提示)对,四个乐章。而这部作品是单乐章的。所以这是一部为女高音、男中音和交响乐队而作的单乐章交响曲。 5、作曲家是谁? 叶小纲———中国新生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 简介叶小纲是如何创作出这部作品的。 作品创作于1984年,当时,作曲家第一次坐飞机去国外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他从飞机上往下看,感到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得很美,由此产生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之情,从而产生了强烈感慨,于是决定创作一部表现星球壮美的作品,用来表现心胸的开阔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豪情。 (设计意图:介绍叶小纲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从而导出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为后面最后升华做铺垫) 在对叶小纲的采访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现在所从事的音乐创作,你可以称它为‘新生代音乐’,这是对音乐的尝试,是在传统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尝试。确切的说,应该把我作品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一词改成‘并置’。我尝试这种创作是因为我的一只脚踏着东方,而另一只脚踏着西方。” 那么,我们又怎么去理解“我的一只脚踏着东方,另一只脚踏着西方”这句话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在音乐课里在音乐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用叶小纲采访的一段话中这一句:“我的一只脚踏着东方,另一只脚踏着西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